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纺丝油剂调配间
	6.3.1 纺丝油剂调配间宜设在纺丝车间一层附房内,并宜布置在厂房无阳光直接照射一侧。
	6.3.2 纺丝油剂调配间宜根据气候、品种等要求设置原料油剂加热设施;设置在纺丝熔体间附近附房的纺丝油剂调配间,可利用纺丝熔体间的环境热量加热原料油剂。
	6.3.3 油剂调配设备宜布置在同一附房内。油剂高位槽布置位置应高于纺丝层。
	6.3.4 纺丝油剂调配间宜合理规划桶装油剂的储存区和进出路线。
	6.3.5 纺丝油剂调配间的地沟盖板和房门应满足运输叉车通行要求。
条文说明
    
	6.3.1 纺丝油剂调配间设在纺丝车间一层附房内,有利于纺丝油剂桶的搬运、储存。如果工艺及布置需要,也可将油剂调配间设在三楼或四楼附房内。
	6.3.2 本条规定主要是为避免油剂在油桶里凝固无法吸出,从而影响调配。纺丝油剂的最佳温度是20℃~25℃,温度太低容易引起油剂起泡,影响上油效果和计量泵精确计量;温度太高容易使油剂变质,使得油剂保存时间缩短。
	6.3.3 纺丝油剂调配设备布置应尽量依靠自重方式设计。调配设备放在同一附房内,有利于减少操作人员,方便管理。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2 物检室
 - 下一节:6.4 纺丝组件清洗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原则
 - 3.3 流程选择
 - 3.4 工艺计算
 - 3.5 节能降耗
 - 3.6 其他规定
 - 4 工艺设备及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选型
 - 4.3 设备配置
 - 4.4 设备布置
 - 5 工艺管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管道布置
 - 5.3 管道材质选择
 - 5.4 特殊管道设计
 - 5.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 6 辅助生产设施
 - 6.1 化验室
 - 6.2 物检室
 - 6.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6.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6.5 热媒间(站)
 - 6.6 仓库
 - 6.7 维修间
 - 7 自动控制和仪表
 - 7.1 一般规定
 - 7.2 控制水平
 - 7.3 主要控制方案
 - 7.4 特殊仪表选型
 - 7.5 控制系统配置
 - 7.6 控制室
 - 7.7 仪表安全措施
 - 8 电气、电信
 - 8.1 一般规定
 - 8.2 供配电
 - 8.3 照明
 - 8.4 防雷
 - 8.5 接地
 - 8.6 火灾自动报警
 - 8.7 电信
 - 9 总平面布置
 - 9.1 一般规定
 - 9.2 总平面布置
 - 9.3 竖向布置
 - 10 建筑、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生产厂房
 - 10.3 生产厂房附房
 - 10.4 厂区工程
 - 10.5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11 给水排水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
 - 11.3 排水
 - 11.4 消防设施
 - 1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供暖
 - 12.3 通风
 - 12.4 空气调节
 - 12.5 设备、风管及其他
 - 13 环境保护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废水(液)处理
 - 13.3 废气处理
 - 13.4 废固处理
 - 13.5 噪声控制
 - 14 职业安全卫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职业危害因素
 - 14.3 安全防护措施
 - 14.4 职业卫生措施
 - 附录A 涤纶工厂可燃和有毒物质数据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