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6.5.1 熔体夹套管道的安装及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FZ211的有关规定。
    
      
	6.5.2 非夹套金属管道的安装及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17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
	6.5.3 锦纶工厂的管道探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熔体夹套管的内管对接焊缝应进行100%的射线探伤检验,Ⅱ级合格;
	    2 夹套管内管的角焊缝应进行100%的着色检验,Ⅰ级合格;
	    3 夹套管的热媒外管焊缝射线探伤检验比例不应低于20%,Ⅱ级合格;
	    4 热媒管道的焊缝射线探伤检验比例不应低于10%,Ⅱ级合格。
	6.5.4 管道探伤射线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NB/T47013.2和《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的有关规定。
	6.5.5 管道着色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3.5的有关规定。
	6.5.6 管道安装前应按规定对管道、管件、阀门进行检验,并应在合格后再安装。
	6.5.7 热媒管道不应以水作为介质进行压力试验。
	6.5.8 熔体夹套管的内管应在完成焊缝的射线探伤检验和着色检验合格后再焊接外套管。熔体夹套管道安装和试压完成后应进行热媒的热冲击试验。
	6.5.9 熔体夹套管道和热媒管道应进行泄漏性试验。
	6.5.10 热媒管道焊接宜采用氩弧焊与电弧焊结合的方式,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17的有关规定。
	6.5.11 金属管道的防腐蚀、绝热安装及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6、《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7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6.5.3 为保证重要管道的施工焊接质量,根据实际安装经验,制订本条规定。
	6.5.7 以水为介质做压力试验后,很难把管道中残余的水分除净。在热媒升温过程中,残余的水蒸发而使管道中压力急剧上升,不安全。如果现场不具备提供气压试验所要求压力的设备,可结合冷态试车,采用液相热媒作为试验介质,进行液压试验。
	    对于一次热媒系统,由于低点较少,理论上可以通过压缩空气吹干水分,工程实践中也有个别企业采用水作介质进行压力试验。
	但为安全起见,工程中应避免采用水作为介质进行压力试验。
	6.5.8 夹套管内管在射线和着色检查合格后再封入套管,是为了防止内管因焊接缺陷引起返工、增加工作量和材料浪费。
	
		    进行热媒的热冲击试验,是检验熔体夹套管和热媒管道在高温状态下的密闭性能,防止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热媒泄漏事故。
	
		6.5.9 本条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制订的。
	
		6.5.10 热媒管道采用氩弧焊打底,有利于内焊口成型良好,防止热媒渗漏,减少管道内焊渣。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4 特殊管道设计
 - 下一节:7 辅助生产设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工艺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原则
 - 3.3 流程选择
 - 3.4 工艺计算
 - 3.5 可燃物和爆炸危险区
 - 3.6 节能降耗
 - 3.7 其他规定
 - 4 聚合设备及布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设备选型
 - 4.3 设备配置
 - 4.4 设备布置
 - 5 纺丝和后处理设备及布置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备选型
 - 5.3 设备配置
 - 5.4 设备布置
 - 6 工艺管道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管道布置
 - 6.3 管道材质选择
 - 6.4 特殊管道设计
 - 6.5 管道安装及检验要求
 - 7 辅助生产设施
 - 7.1 化验室
 - 7.2 物检室
 - 7.3 纺丝油剂调配间
 - 7.4 纺丝组件清洗间
 - 7.5 热媒站(间)
 - 7.6 原料库和成品库
 - 7.7 维修间
 - 8 自动控制和仪表
 - 8.1 一般规定
 - 8.2 控制水平
 - 8.3 主要控制方案
 - 8.4 特殊仪表选型
 - 8.5 控制系统配置
 - 8.6 控制室
 - 8. 7安全联锁
 - 8.8 仪表安全措施
 - 9 电气、电信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
 - 9.3 照明
 - 9.4 防雷
 - 9.5 接地
 - 9.6 火灾自动报警
 - 9.7 电信
 - 10 总图运输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总平面布置
 - 10.3 竖向布置
 - 11 建筑、结构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生产厂房
 - 11.3 生产厂房附房
 - 11.4 辅助生产工程
 - 11.5 建筑防火、防爆、防腐蚀
 - 12 给水排水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给水
 - 12.3 排水
 - 12.4 消防设施
 - 13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供暖
 - 13.3 通风
 - 13.4 空气调节
 - 13.5 设备、风管及其他规定
 - 14 环境保护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废水(液)处理
 - 14.3 废气处理
 - 14.4 废固处理
 - 14.5 噪声控制
 - 15 职业安全卫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职业危害因素
 - 15.3 安全防护措施
 - 15.4 职业卫生措施
 - 附录A 锦纶工厂可燃和有毒物质数据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