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轨道设备
7.3.1 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不小于50kg/m的钢轨;
2 埋置式轨道结构宜采用槽型轨,不同类型钢轨连接处应进行轮缘槽过渡;
3 无缝线路宜采用长定尺钢轨,有缝线路宜采用25m定尺长度钢轨及配套缩短轨;
4 钢轨选型应结合轮轨接触关系分析确定,钢轨硬度应与运营车辆的车轮踏面硬度匹配;
5 有缝线路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方式。曲线半径不大于200m的曲线地段应采用错接方式,错接距离不应小于3m。正线有缝线路钢轨接头应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采用10级高强螺母。车场线有缝线路钢轨应采用8.8级接头螺栓、10级螺母。
7.3.2 轨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砟轨道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或预制轨道板;
2 无砟轨道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轨枕或预制轨道板。
7.3.3 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应具有免维修或少维修的特点,结构简单、弹性适宜,具有一定的轨距及高低调整量,以及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腐性能;
2 高架线铺设无缝线路时,扣件阻力除应满足无缝线路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外,梁轨力大小尚应满足桥梁设计要求;
3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地段宜采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
4 扣件绝缘电阻干态下不应小于1.0×108Ω,湿态下不应小于5kΩ;
5 无砟轨道有绿化或硬化要求时,扣件应采取防护措施。
7.3.4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容许通过速度应满足列车通过的速度要求;
2 正线及配线道岔型号不宜小于6号,车场线道岔型号不宜小于3号;
3 在路口线路分岔处宜采用曲线道岔连接;
4 应结合全线线路布置,统筹定制线路交叉地段的道岔,并宜减少道岔类型;
5 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位、钢轨伸缩调节器不应设在结构变形缝及梁缝处;
6 高架线无缝线路应根据计算布置伸缩调节器;
7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钢轨类型应与其两端相联的钢轨类型一致,强度等级及材质不应低于两端相联的钢轨;有砟轨道地段道岔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无砟轨道地段的道岔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岔枕或轨道板;
8 埋置式轨道结构地段,道岔转辙器部位应配置排水设施,寒冷地区尚宜配置除雪装置。
    
      
1 应采用不小于50kg/m的钢轨;
2 埋置式轨道结构宜采用槽型轨,不同类型钢轨连接处应进行轮缘槽过渡;
3 无缝线路宜采用长定尺钢轨,有缝线路宜采用25m定尺长度钢轨及配套缩短轨;
4 钢轨选型应结合轮轨接触关系分析确定,钢轨硬度应与运营车辆的车轮踏面硬度匹配;
5 有缝线路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方式。曲线半径不大于200m的曲线地段应采用错接方式,错接距离不应小于3m。正线有缝线路钢轨接头应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采用10级高强螺母。车场线有缝线路钢轨应采用8.8级接头螺栓、10级螺母。
7.3.2 轨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砟轨道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或预制轨道板;
2 无砟轨道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轨枕或预制轨道板。
7.3.3 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应具有免维修或少维修的特点,结构简单、弹性适宜,具有一定的轨距及高低调整量,以及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腐性能;
2 高架线铺设无缝线路时,扣件阻力除应满足无缝线路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外,梁轨力大小尚应满足桥梁设计要求;
3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地段宜采用弹性不分开式扣件;
4 扣件绝缘电阻干态下不应小于1.0×108Ω,湿态下不应小于5kΩ;
5 无砟轨道有绿化或硬化要求时,扣件应采取防护措施。
7.3.4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容许通过速度应满足列车通过的速度要求;
2 正线及配线道岔型号不宜小于6号,车场线道岔型号不宜小于3号;
3 在路口线路分岔处宜采用曲线道岔连接;
4 应结合全线线路布置,统筹定制线路交叉地段的道岔,并宜减少道岔类型;
5 道岔转辙器及辙叉部位、钢轨伸缩调节器不应设在结构变形缝及梁缝处;
6 高架线无缝线路应根据计算布置伸缩调节器;
7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钢轨类型应与其两端相联的钢轨类型一致,强度等级及材质不应低于两端相联的钢轨;有砟轨道地段道岔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无砟轨道地段的道岔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岔枕或轨道板;
8 埋置式轨道结构地段,道岔转辙器部位应配置排水设施,寒冷地区尚宜配置除雪装置。
条文说明
    7.3.1 轻轨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广泛采用的轨型,一般选用不小于50kg/m的钢轨,用于埋置式轨道结构时,采用槽型轨,可以简化轨道结构。钢轨材质要求与车轮硬度匹配。有缝线路钢轨接头采用对接,减少轮轨冲击次数,改善运营条件。曲线半径R≤200m的曲线地段易产生支嘴,要求采用错接,错开距离大于3m或大于轻轨车辆固定轴距(1900mm)。
	7.3.3 扣件是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力求构造简单、造价低,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扣压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量的轨距、水平调整量及绝缘性。
	7.3.4 道岔是控制行车速度的关键设备,选型需满足行车要求,布置地段需尽量避开结构变形缝,道岔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道岔钢轨材质不能低于区间材质要求。道岔岔枕要求采用混凝土岔枕。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2 基本技术参数
 - 下一节:7.4 道床结构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运营组织
 - 3.1 一般规定
 - 3.2 运营规模
 - 3.3 行车组织
 - 3.4 配线
 - 3.5 运营管理
 - 4 车辆
 - 4.1 一般规定
 - 4.2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 4.3 车体
 - 4.4 转向架
 - 4.5 制动系统
 - 4.6 电气系统
 - 4.7 空调与供暖装置
 - 4.8 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
 - 4.9 控制和诊断系统
 - 4.10 通信与乘客信息系统
 - 5 限界
 - 5.1 一般规定
 - 5.2 基本参数
 - 5.3 设备限界
 - 5.4 建筑限界
 - 5.5 轨道区管线设备布置
 - 6 线路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平面
 - 6.3 线路纵断面
 - 7 轨道
 - 7.1 一般规定
 - 7.2 基本技术参数
 - 7.3 轨道设备
 - 7.4 道床结构
 - 7.5 无缝线路
 - 7.6 轨道减振
 - 7.7 轨道安全及附属设备
 - 8 路基
 - 8.1 一般规定
 - 8.2 基床
 - 8.3 路堤
 - 8.4 路堑
 - 8.5 工后沉降
 - 8.6 路基变形观测
 - 8.7 路基防护
 - 9 车站建筑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面站
 - 9.3 站台
 - 9.4 站亭
 - 9.5 人行天桥和地道
 - 9.6 服务设施
 - 10 工程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区间桥涵结构
 - 10.3 车站结构
 - 11 交通组织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交通调查与客流预测
 - 11.3 线路与道路
 - 11.4 车站与道路
 - 11.5 平交路口交通组织
 - 11.6 平交路口信号控制
 - 11.7 交通衔接
 - 12 供电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外部电源
 - 12.3 中压供电网络
 - 12.4 牵引变电所与牵引充电站
 - 12.5 牵引网
 - 12.6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与接地
 - 13 机电设备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通风空调与供暖
 - 13.3 给水与排水
 - 13.4 自动扶梯与电梯
 - 13.5 动力与照明
 - 14 运营监控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正线道岔控制系统
 - 14.3 平交路口列车位置检测系统
 - 14.4 车场联锁系统
 - 14.5 运营调度指挥系统
 - 14.6 数据承载网络系统
 - 14.7 乘客信息系统
 - 14.8 视频监视系统
 - 14.9 信息化系统
 - 14.10 火灾自动报警及设备监控系统
 - 14.11 电力监控系统
 - 14.12 其他
 - 15 售检票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票务管理模式
 - 15.3 系统构成
 - 15.4 系统功能
 - 15.5 其他
 - 16 运营调度中心
 - 16.1 一般规定
 - 16.2 选址及设置
 - 16.3 运营调度中心管理
 - 16.4 布置分区及要求
 - 16.5 建筑与结构
 - 16.6 附属设施
 - 17 车场
 - 17.1 一般规定
 - 17.2 车场的功能、规模及总平面布置
 - 17.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 17.4 车辆检修设施
 - 17.5 综合维修中心
 - 17.6 救援设施
 - 17.7 站场
 - 18 安全防护
 - 18.1 一般规定
 - 18.2 建筑防火
 - 18.3 防火设备
 - 18.4 防风
 - 18.5 防雪
 - 18.6 安防
 - 19 环境保护
 - 19.1 一般规定
 - 19.2 噪声与振动控制
 - 19.3 污水与废水处理
 - 20 景观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桥梁
 - 20.3 车站
 - 20.4 架空接触网
 - 20.5 照明
 - 20.6 绿化
 - 附录A 接触网供电车辆限界图
 - 附录B 储能式供电车辆限界图
 - 附录C 曲线段设备限界几何加宽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