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4 自动化
9.4.1 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kV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光伏发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自动化终端设备,采集发电装置及并网线路的遥测和遥信量,接收遥控、遥调指令,并通过专用通道与电力调度机构相连。
9.4.2 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kV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光伏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远动设备的容量及性能指标应满足光伏发电站端远动功能及规约转换要求。
9.4.3 光伏发电站向电力调度部门提供的远动信息应包括遥测量和遥信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遥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发电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
2)无功补偿装置的进相及滞相运行时的无功功率。
3)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双向传输功率的线路、变压器的双向功率。
5)站用总有功电能量。
6)光伏发电站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
7)大型光伏发电站的辐照强度、温度等。
8)光伏发电站的储能容量状态。
2 遥信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1)并网点断路器的位置信号。
2)有载调压主变分接头位置。
3)逆变器、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断路器位置信号。
4)事故总信号。
5)出线主要保护动作信号。
9.4.4 电力调度部门根据需要可向光伏发电站传送下列遥控或遥调命令:
1 并网线路断路器的分合。
2 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
3 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
4 (此款删除)
5 光伏发电站的功率调节。
9.4.5 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且额定容量在40MW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应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装置。
9.4.6 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电网以及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站可根据当地电网实际情况对自动化设备进行适当简化。
9.4.2 计算机监控系统远动通信设备一般为双套配置,分别以主、备两个通道与调度端进行通信。满足相关调度要求,其容量及性能指标需满足光伏发电站端远动功能及规约转换要求,并能实现与光伏发电站内其他智能IED设备的通信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9.4.3 在工程设计中,根据各地电力调度部门实际需要,信号会有所不同。
9.4.6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电力调度部门对于光伏电站调度管理力度也在逐渐增大,对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发电站,自动化设备需要按照当地电网对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配置;对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以及通过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站,可结合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对自动化设备进行适当简化。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局部修订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站址选择
 - 5 太阳能资源分析
 - 5.1 一般规定
 - 5.2 参考气象站基本条件和数据采集
 - 5.3 太阳辐射现场观测站基本要求
 - 5.4 太阳辐射观测数据验证与资源分析
 - 6 光伏发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6.3 主要设备选择
 - 6.4 光伏方阵
 - 6.5 储能系统
 - 6.6 发电量计算
 - 6.7 跟踪系统
 - 6.8 光伏支架
 - 6.9 聚光光伏系统
 - 7 站区布置
 - 7.1 站区总平面布置
 - 7.2 光伏方阵布置
 - 7.3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 8 电气
 - 8.1 变压器
 - 8.2 电气主接线
 - 8.3 站用电系统
 - 8.4 直流电源系统
 - 8.5 配电装置
 - 8.6 无功补偿装置
 - 8.7 电气二次
 - 8.8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8.9 电缆选择与敷设
 - 8.10 监控系统
 - 9 接入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并网要求
 - 9.3 继电保护
 - 9.4 自动化
 - 9.5 通信
 - 9.6 电能计量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地面光伏发电站建筑
 - 10.3 屋顶及建筑一体化
 - 10.4 结构
 - 11 给排水、暖通与空调
 - 11.1 给排水
 - 11.2 暖通与空调
 - 1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污染防治
 - 12.3 水土保持
 - 13 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
 - 14 消防
 - 14.1 建(构)筑物火灾防护
 - 14.2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 14.3 电缆
 - 14.4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 14.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 14.6 消防供电及应急照明
 - 附录A 最大可能的日水平面总辐照量
 - 附录B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参考值
 - 附录C 钢制地锚
 - 附录D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