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3 管廊及管桥布置
12.3.1 地下管廊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廊的断面尺寸应满足管道施工和检修要求,其人行通道净宽度宜大于最大管道管径300mm,且不应小于800mm。
2 管廊应设置安全出口,且不宜少于2个。
3 管廊应设置积水坑和排水沟。
4 管廊吊装孔的设置和间距,应满足管道安装和检修的需要。
5 管廊强制通风设施和照明设施的启闭开关,应设置在管廊入口楼梯处。
6 厂区地下管廊与建筑物内地下管廊相通时,宜采取防止积水进入建筑物内地下管廊的措施。
7 管廊内有酸、碱等腐蚀性液体输送管道时,管廊的地面、排水沟、积水坑应采取防腐措施,并应敷设地面冲洗水管道。
12.3.2 地上架空管廊及管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与地面净空高度应满足行人、车辆通行需要。
2 不宜沿道路布置在路面上方。
3 跨越道路上方时,跨越段的管道不应采用法兰连接,不应设置检修阀、膨胀节等。
4 当并排布置多条管道时,保温管道宜布置在外侧。
12.3.1 厂区有压给排水管道埋地敷设可降低施工安装投资。集中敷设于地下或地下管廊可减少占地、便于管理维护,设计时应首先考虑。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2.2 管道布置
 - 下一节:12.4 管材及附属构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取水量及水质指标
 - 3.1 取水量指标
 - 3.2 水质指标
 - 4 给水排水系统设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给水系统
 - 4.3 排水系统
 - 4.4 循环水系统
 - 4.5 回用水系统
 - 4.6 雨水利用系统
 - 5 泵站
 - 5.1 一般规定
 - 5.2 泵站布置
 - 5.3 水泵选择及配置
 - 5.4 附属设施
 - 6 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冷却
 - 6.3 水质稳定设施
 - 6.4 补充水设施
 - 7 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备及钢坯喷淋循环冷却水
 - 7.3 高炉煤气清洗水和转炉烟气净化污水
 - 7.4 高炉水渣循环水
 - 7.5 层流冷却循环水
 - 8 废水处理
 - 8.1 一般规定
 - 8.2 含油及乳化液废水处理
 - 8.3 平整液废水处理
 - 8.4 含铬废水处理
 - 8.5 含酸废水处理
 - 8.6 含碱废水处理
 - 8.7 全厂废水处理
 - 8.8 焦化废水处理
 - 9 安全供水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安全供水用户、安全供水量及供水时间
 - 9.3 安全供水设施
 - 10 污泥浓缩及脱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污泥浓缩
 - 10.3 污泥脱水
 - 10.4 焦化污泥处理和处置
 - 11 检测和控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在线检测
 - 11.3 控制
 - 12 给水排水管道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管道布置
 - 12.3 管廊及管桥布置
 - 12.4 管材及附属构件
 - 12.5 管道绝热
 - 12.6 管道防腐
 - 12.7 管道基础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