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取水量及水质指标
 - 3.1 取水量指标
 - 3.2 水质指标
 - 4 给水排水系统设置
 - 4.1 一般规定
 - 4.2 给水系统
 - 4.3 排水系统
 - 4.4 循环水系统
 - 4.5 回用水系统
 - 4.6 雨水利用系统
 - 5 泵站
 - 5.1 一般规定
 - 5.2 泵站布置
 - 5.3 水泵选择及配置
 - 5.4 附属设施
 - 6 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冷却
 - 6.3 水质稳定设施
 - 6.4 补充水设施
 - 7 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备及钢坯喷淋循环冷却水
 - 7.3 高炉煤气清洗水和转炉烟气净化污水
 - 7.4 高炉水渣循环水
 - 7.5 层流冷却循环水
 - 8 废水处理
 - 8.1 一般规定
 - 8.2 含油及乳化液废水处理
 - 8.3 平整液废水处理
 - 8.4 含铬废水处理
 - 8.5 含酸废水处理
 - 8.6 含碱废水处理
 - 8.7 全厂废水处理
 - 8.8 焦化废水处理
 - 9 安全供水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安全供水用户、安全供水量及供水时间
 - 9.3 安全供水设施
 - 10 污泥浓缩及脱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污泥浓缩
 - 10.3 污泥脱水
 - 10.4 焦化污泥处理和处置
 - 11 检测和控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在线检测
 - 11.3 控制
 - 12 给水排水管道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管道布置
 - 12.3 管廊及管桥布置
 - 12.4 管材及附属构件
 - 12.5 管道绝热
 - 12.6 管道防腐
 - 12.7 管道基础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