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4 节地
	6.4.1 节地的评定应包括地下空间利用、新型墙体材料2个分项,满分为20分。按照本标准附录F中表F.0.3的评定指标评分。
	6.4.2 地下空间利用(15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比例,电动汽车充电桩设置,公建利用地下空间情况。
	    评定方法:审阅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查。
	6.4.3 新型墙体材料(5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
	    评定方法: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条文说明
    
	6.4.1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在住宅开发中合理用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节地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因受客观条件限制,主观能动性少一些,所占分数相应减少。像容积率、住宅单元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户均面宽与户均面积的比值等指标是规划、单体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不必再在节地中考察。
	6.4.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迅速普及,但住区用地有限,机动车停车鼓励采取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方式解决。住区基地下不应全部挖空,最好留有40%不挖空,以利于创建海绵城市。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节能环保的一项政策,并且国家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也有规定,鼓励新设计的小区预留带充电桩的机动车位。
	    公建的日照要求容易达到,所以利用地下空间设置部分公建也是节地的一种途径。
	6.4.3 为保护土地资源,用新型墙体材料取代黏土砖。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适用性能
 - 4.1 一般规定
 - 4.2 单元平面
 - 4.3 套型
 - 4.4 装修
 - 4.5 隔声性能
 - 4.6 设备设施
 - 4.7 室内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
 - 5 环境性能
 - 5.1 一般规定
 - 5.2 用地与规划
 - 5.3 建筑造型
 - 5.4 绿地与活动场地
 - 5.5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 5.6 水体与排水系统
 - 5.7 配套设施
 - 5.8 智能化系统
 - 6 经济性能
 - 6.1 一般规定
 - 6.2 节能
 - 6.3 节水
 - 6.4 节地
 - 6.5 节材
 - 7 安全性能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承载能力
 - 7.3 建筑防火
 - 7.4 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
 - 7.5 日常安全防范措施
 - 7.6 室内污染物控制
 - 8 耐久性能
 - 8.1 一般规定
 - 8.2 结构工程
 - 8.3 地下防水工程
 - 8.4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 8.5 屋面防水
 - 8.6 装修工程
 - 8.7 管线工程
 - 8.8 设备工程
 - 8.9 门窗
 - 8.10 外墙保温
 - 附录A 住宅性能初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B 住宅性能中期检查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C 住宅性能终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D 住宅适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E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F 住宅经济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G 住宅安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H 住宅耐久性能评定指标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