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前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的公告
《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住宅性能评定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62-2022,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2年10月31日
2022年10月31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适用性能;5.环境性能;6.经济性能;7.安全性能;8.耐久性能。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将部分条文调整,以与现行国家标准相适应;2.增加了与老龄化相关的要求和条文;3.增加了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相关的要求和条文;4.将适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中“无障碍设施”评定项目,调整为“室内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5.将耐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在原来结构工程、装修工程、防水工程与防潮措施、管线工程、设备、门窗6个评定项目的基础上,调整为结构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屋面防水、装修工程、管线工程、设备工程、门窗、外墙保温共9个评定项目;6.取消了B级评定等级;7.调整了2A级性能的分数要求;8.进一步优化了评价方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全联房地产商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与检测分会
	
		    北京蓬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监理协会
	
		    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
	
		    山东省工程质量监督站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建邺城镇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智晟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海鸥有巢氏整体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娄乃琳 王清勤 曾捷 童悦仲 赵凤山 刘东卫 柳博会 高真 辛萍 杨玉江 董少宇 邵磊 于一凡 邸小坛 佟晓超 张昊 张元勃 张红缨 嵇飚 赵尤阳 杨泽华 黄新 吴凯波 刘永清 俞永方 杨景炜 刘刚 曹祎杰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宋春华 车学娅 叶耀先 姚欣 曹永敏 徐惦耕 董文斌 鹿勤 徐扬 薛峰 孙成群 李小阳
条文说明
    
	    《住宅性能评定标准》GB/T 50362-2022,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10月31日以第172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标准是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北京市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员是童悦仲、王有为、吕振瀛、娄乃琳、夏靖华、曾捷、方天培、陶学康、邸小坛、刘美霞、崔建友、林海燕、李引擎、徐伟、孟小平、袁政宇、王宏伟、刘长滨。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取得了住宅性能相关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编制组按照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编制组按照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适用性能
 - 4.1 一般规定
 - 4.2 单元平面
 - 4.3 套型
 - 4.4 装修
 - 4.5 隔声性能
 - 4.6 设备设施
 - 4.7 室内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
 - 5 环境性能
 - 5.1 一般规定
 - 5.2 用地与规划
 - 5.3 建筑造型
 - 5.4 绿地与活动场地
 - 5.5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 5.6 水体与排水系统
 - 5.7 配套设施
 - 5.8 智能化系统
 - 6 经济性能
 - 6.1 一般规定
 - 6.2 节能
 - 6.3 节水
 - 6.4 节地
 - 6.5 节材
 - 7 安全性能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承载能力
 - 7.3 建筑防火
 - 7.4 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
 - 7.5 日常安全防范措施
 - 7.6 室内污染物控制
 - 8 耐久性能
 - 8.1 一般规定
 - 8.2 结构工程
 - 8.3 地下防水工程
 - 8.4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 8.5 屋面防水
 - 8.6 装修工程
 - 8.7 管线工程
 - 8.8 设备工程
 - 8.9 门窗
 - 8.10 外墙保温
 - 附录A 住宅性能初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B 住宅性能中期检查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C 住宅性能终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D 住宅适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E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F 住宅经济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G 住宅安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H 住宅耐久性能评定指标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