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5 隔声性能
	4.5.1 隔声性能的评定应包括楼板的隔声性能、墙体的隔声性能、管道的噪声量、设备的减振和隔声4个分项,满分25分。按照本标准附录D中表D.0.4的评定指标评分。
	    评定方法:选取并审阅施工图及性能检测报告。
条文说明
    
	4.5.1 住宅声环境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隔声性能的评定主要注重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和设备、管道的噪声情况。目前我国住宅声环境质量离有关标准的规定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我国住宅建筑构造简单、门窗气密性不高、设备管道处置不妥有关系。楼板撞击声的防治是我国住宅的老大难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楼板结构过于简单所致。本条提出了不同等级的要求,目的是促进住宅改进构造作法,增强隔声性能,切实改善住宅的声环境。
	    1 楼板的撞击声声压级测试方法按《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进行,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按建筑外墙的隔声测量方法进行。
	    2 计权隔声量为A声压级差。分户墙、分室墙、含窗外墙、户门的测试方法按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进行。
	    3 当采用塑料排水管时,排水管道冲水时的噪声会影响住户休息。
	    4 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安装时应采取设减振垫、减振支架、减振吊架等措施,设备机房还应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
	    5 初评时应在施工图纸中明确隔声工艺做法、隔声设备设施的选型;终评时,应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3A级住宅应实地抽查、检测,按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判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适用性能
 - 4.1 一般规定
 - 4.2 单元平面
 - 4.3 套型
 - 4.4 装修
 - 4.5 隔声性能
 - 4.6 设备设施
 - 4.7 室内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
 - 5 环境性能
 - 5.1 一般规定
 - 5.2 用地与规划
 - 5.3 建筑造型
 - 5.4 绿地与活动场地
 - 5.5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 5.6 水体与排水系统
 - 5.7 配套设施
 - 5.8 智能化系统
 - 6 经济性能
 - 6.1 一般规定
 - 6.2 节能
 - 6.3 节水
 - 6.4 节地
 - 6.5 节材
 - 7 安全性能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承载能力
 - 7.3 建筑防火
 - 7.4 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
 - 7.5 日常安全防范措施
 - 7.6 室内污染物控制
 - 8 耐久性能
 - 8.1 一般规定
 - 8.2 结构工程
 - 8.3 地下防水工程
 - 8.4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
 - 8.5 屋面防水
 - 8.6 装修工程
 - 8.7 管线工程
 - 8.8 设备工程
 - 8.9 门窗
 - 8.10 外墙保温
 - 附录A 住宅性能初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B 住宅性能中期检查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C 住宅性能终评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 附录D 住宅适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E 住宅环境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F 住宅经济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G 住宅安全性能评定指标
 - 附录H 住宅耐久性能评定指标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