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厂址选择
	5.1.1 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划的要求,并应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
	5.1.2 厂址选择应对原料、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废料处理、建设条件、道路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和其他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1.3 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5.1.4 厂址应具有工业企业规划所需要的场地面积和地形坡度。
	5.1.5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需要的水源、气源和电源。
条文说明
    
	5.1.4 因工艺需要,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通常为水平连续布置,且需要的生产区域面积很大。适宜的地形坡度有利于人、物流组织、竖向设计、土方平衡等,有效节省项目的建设投资及厂房的运行维护费用。
	5.1.5 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特点是每天24h连续运转,水、电、气等消耗量较大,因此充足稳定的市政动力系统保障十分必要。厂房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水、电、气的供应情况,特别需要充分论证电力供给能力,避免电力设施建设与工厂建设时间不匹配,对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
 - 4.3 工艺区别
 - 4.4 设备配置
 - 5 总图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平面布置
 - 5.3 竖向设计
 - 5.4 交通组织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建筑防火
 - 6.3 室内装修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方案
 - 7.3 防微振
 - 8 气体动力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压缩空气
 - 8.5 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烟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
 - 10.6 消防
 - 11 电气
 - 11.1 供电系统
 - 11.2 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
 - 11.3 信息与自控
 - 11.4 防雷接地
 - 12 节能
 - 附录A 薄膜太阳能电池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