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3 软件要求
	7.3.1 功率预测系统软件应包括数值天气预报处理模块、实时气象信息处理模块、短期预测模块、超短期预测模块、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
	7.3.2 系统应具备对风电、光伏发电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的能力。
	7.3.3 短期功率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够设置每日预测的启动时间及次数;
	    2 应支持自动启动预测和手动启动预测;
	    3 输入数据应包括数值天气预报、历史功率数据等;
	    4 预测模型应具有多样性,应分析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装机扩容对发电的影响,支持改扩建中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功率预测;
	    5 当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方阵混合布置时,预测模型中应对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7.3.4 超短期功率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测模型的输入应包括实测功率数据、实测气象数据及设备状态数据等;
	
		
    平均绝对误差(MAE):
		    2 功率预测应每15min自动预测一次,自动滚动执行。
	
		7.3.5 功率预测的误差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对任意时间区间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统计;
	
		    2 应能对多个预测结果分别进行误差统计;
	
		    3 误差统计指标至少应包括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相关性系数、最大预测误差等,各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均方根误差(RMSE):
	

	    相关性系数(r):

	    最大预测误差 (δmax):

	式中:
n——所有样本个数;
PMi——i时刻的实际功率;
PPi——i时刻的预测功率;
Cap——单个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开机容量;
	    
M——所有样本实际功率的平均值;
	    
P——所有预测功率样本的平均值。
      
n——所有样本个数;
PMi——i时刻的实际功率;
PPi——i时刻的预测功率;
Cap——单个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开机容量;
M——所有样本实际功率的平均值;
P——所有预测功率样本的平均值。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站址选择
 - 5 风能、太阳能资源与电网特性分析
 - 5.1 一般规定
 - 5.2 风能资源分析
 - 5.3 太阳能资源分析
 - 5.4 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互补特性分析
 - 5.5 电网特性分析
 - 6 联合发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联合发电系统配比
 - 6.3 主要设备选择
 - 6.4 风力发电系统
 - 6.5 光伏发电系统
 - 6.6 储能系统
 - 6.7 联合发电站发电量计算
 - 6.8 接入系统
 - 7 联合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硬件要求
 - 7.3 软件要求
 - 7.4 性能指标
 - 8 站区布置
 - 8.1 一般规定
 - 8.2 建(构)筑物的布置
 - 8.3 辅助生产配套设施布置
 - 8.4 竖向布置
 - 8.5 风力发电机布置
 - 8.6 光伏方阵布置
 - 8.7 储能系统布置
 - 8.8 站区安全防护设施
 - 9 电气
 - 9.1 一般规定
 - 9.2 主变压器
 - 9.3 电气主接线
 - 9.4 站用电系统
 - 9.5 直流系统及UPS
 - 9.6 配电装置
 - 9.7 无功补偿装置
 - 9.8 电气二次
 - 9.9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9.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9.11 集电线路
 - 10 建筑与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联合发电站建筑
 - 10.3 联合发电站结构
 - 11 给水排水、暖通与空调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给水排水
 - 11.3 暖通与空调
 - 1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环境保护
 - 12.3 水土保持
 - 13 职业安全
 - 14 消防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