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二)施工图
    9、高层少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抗震等级按框剪结构确定,未满足JGJ3《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 条规定,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10、抗震设防重点类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筑,依据 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3.2.1 条文解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宜按一级考虑。
11、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A3.5 用于建筑外墙时未满足 DB33/T1022《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4.2.1 条文规定,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5.0。
12、地下室基桩在自然地面静载试验时,其加载值应计入桩顶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之间的桩身侧摩阻影响。
13、地库坡道顶板无覆土,但抗拔桩布置同相邻柱跨,抗浮计算未考虑无覆土的不利影响。存在地库局部抗浮不足隐患。
14、甲级桩基高楼与裙房采用不同桩型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时,缺少沉降计算以及减少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
15、抗震等级一、二级框架梁上部贯通筋数量,小于两端较大面积纵筋数量的 1/4,未满足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 条文规定。
16、框架梁高度小于 400 时,加密区箍筋间距 100 小于梁高度的 1/4,未满足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 条文规定。
17、抗震等级高于四级的少数框架梁,其梁纵筋及箍筋抗震构造措施未满足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2、3 条文规定。
18、次梁截面高度大于 800 时,箍筋直径 6 未满足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 条文规定,箍筋直径不宜小于 8。
19、连接剪力墙间跨高比小于 5 的梁按框架梁设计,未满足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3 条规定,应按连梁设计。
20、住宅飘窗底部 200 厚混凝土墙身,作为受弯构件,6@200 未满足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 条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21、梁施工图用平法表示时,屋面框架梁编号应区别楼层梁,用”WKL” 表示。
22、一类环境,C25 混凝土板纵筋的保护层♘度 15 未满足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 条规定,应改为 20。
23、人防地下室底板内力由人防荷载参与组合控制时,底板配筋率小 于 0.25%,未满足 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4.11.7 条文规定。
24、非战时人防门需 180 度开启时,其开启范围的门顶梁高应避免与人防门碰撞。
      
10、抗震设防重点类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筑,依据 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3.2.1 条文解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宜按一级考虑。
11、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A3.5 用于建筑外墙时未满足 DB33/T1022《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4.2.1 条文规定,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5.0。
12、地下室基桩在自然地面静载试验时,其加载值应计入桩顶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之间的桩身侧摩阻影响。
13、地库坡道顶板无覆土,但抗拔桩布置同相邻柱跨,抗浮计算未考虑无覆土的不利影响。存在地库局部抗浮不足隐患。
14、甲级桩基高楼与裙房采用不同桩型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时,缺少沉降计算以及减少差异沉降的控制措施。
15、抗震等级一、二级框架梁上部贯通筋数量,小于两端较大面积纵筋数量的 1/4,未满足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 条文规定。
16、框架梁高度小于 400 时,加密区箍筋间距 100 小于梁高度的 1/4,未满足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 条文规定。
17、抗震等级高于四级的少数框架梁,其梁纵筋及箍筋抗震构造措施未满足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2、3 条文规定。
18、次梁截面高度大于 800 时,箍筋直径 6 未满足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 条文规定,箍筋直径不宜小于 8。
19、连接剪力墙间跨高比小于 5 的梁按框架梁设计,未满足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3 条规定,应按连梁设计。
20、住宅飘窗底部 200 厚混凝土墙身,作为受弯构件,6@200 未满足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 条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21、梁施工图用平法表示时,屋面框架梁编号应区别楼层梁,用”WKL” 表示。
22、一类环境,C25 混凝土板纵筋的保护层♘度 15 未满足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 条规定,应改为 20。
23、人防地下室底板内力由人防荷载参与组合控制时,底板配筋率小 于 0.25%,未满足 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4.11.7 条文规定。
24、非战时人防门需 180 度开启时,其开启范围的门顶梁高应避免与人防门碰撞。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一.勘察专业
 - (一)勘察单位、注册人员市场行为
 - (二)勘察单位质量行为
 - 二.建筑专业
 - (一) 通用性意见
 - (二)总图设计
 - (三)消防设计
 - (四) 无障碍设计
 - (五)绿建与节能设计
 - (六)安全防护设计
 - (七)建筑构造与防水设计
 - (八)人防设计
 - 三.结构专业
 - (一)计算书
 - (二)施工图
 - (三) 其它
 - 四.电气专业
 - (一)政策性部分
 - (二)供电、配电
 - (三)照明
 - (四)消防电气
 - (五)防雷接地
 - (六)人防
 - (七)节能和绿色建筑
 - (八)其他
 - 五.给排水专业
 - (一)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二)总图
 - (三)给水
 - (四)排水
 - (五)雨水及海绵城市设计
 - (六)消防
 - (七)节能环保
 - (八)人防
 - 六.暖通专业
 - (一)消防
 - (二)空调通风
 - (三)绿建与节能
 - (四)人防
 - (五)其他
 - 七.市政专业
 - (一)政策性部分
 - (二)道路专业
 - (三)排水专业
 - (四)桥梁专业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