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一)计算书
    1、部分计算书无设计、校对、审核的手签名,未加盖设计单位公章。个别施工图审核、审定栏漏手签名。
2、提供的计算书欠清晰、完整,计算书字体过小、字体重叠,无法识别;地下室设计未提供抗浮、基桩反力图、防水板冲切承台等计算书。
3、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 1.0 未考虑填充墙刚度影响, 应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8.8 条规定执行。
4、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值放宽至 1.6,其条件应同时满足风载或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位移角不大于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7.3 条规定限值的 40%。
5、建筑高度大于 60 米,结构计算时基本风压未按 1.1 倍采用,不满足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2.2 条规定。
6、住宅地暖楼面,恒载未计入建筑地面地暖层荷载;电梯机房楼面,未考虑电梯运行荷载作用。
7、抗浮稳定性的安全系数未满足 JGJ476《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3.0.3 条文规定,使用期间抗浮工程设计等级甲、乙级应分别取 1.10 和 1.05。
8、未提供厂房吊车荷载输入信息及荷载简图,对厂房结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失去判断依据。
      
2、提供的计算书欠清晰、完整,计算书字体过小、字体重叠,无法识别;地下室设计未提供抗浮、基桩反力图、防水板冲切承台等计算书。
3、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 1.0 未考虑填充墙刚度影响, 应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8.8 条规定执行。
4、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扭转位移比值放宽至 1.6,其条件应同时满足风载或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位移角不大于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7.3 条规定限值的 40%。
5、建筑高度大于 60 米,结构计算时基本风压未按 1.1 倍采用,不满足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2.2 条规定。
6、住宅地暖楼面,恒载未计入建筑地面地暖层荷载;电梯机房楼面,未考虑电梯运行荷载作用。
7、抗浮稳定性的安全系数未满足 JGJ476《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3.0.3 条文规定,使用期间抗浮工程设计等级甲、乙级应分别取 1.10 和 1.05。
8、未提供厂房吊车荷载输入信息及荷载简图,对厂房结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失去判断依据。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一.勘察专业
 - (一)勘察单位、注册人员市场行为
 - (二)勘察单位质量行为
 - 二.建筑专业
 - (一) 通用性意见
 - (二)总图设计
 - (三)消防设计
 - (四) 无障碍设计
 - (五)绿建与节能设计
 - (六)安全防护设计
 - (七)建筑构造与防水设计
 - (八)人防设计
 - 三.结构专业
 - (一)计算书
 - (二)施工图
 - (三) 其它
 - 四.电气专业
 - (一)政策性部分
 - (二)供电、配电
 - (三)照明
 - (四)消防电气
 - (五)防雷接地
 - (六)人防
 - (七)节能和绿色建筑
 - (八)其他
 - 五.给排水专业
 - (一)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二)总图
 - (三)给水
 - (四)排水
 - (五)雨水及海绵城市设计
 - (六)消防
 - (七)节能环保
 - (八)人防
 - 六.暖通专业
 - (一)消防
 - (二)空调通风
 - (三)绿建与节能
 - (四)人防
 - (五)其他
 - 七.市政专业
 - (一)政策性部分
 - (二)道路专业
 - (三)排水专业
 - (四)桥梁专业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