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F 回灌堵塞的判别及处理措施
	F.0.1 回灌运行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判断系统出现堵塞:
	    1 回灌井水位突然上升或连续上升,单位回灌量逐渐减少;
	    2 保持一定水位时,回灌量逐渐减少;保持一定回灌量时,回灌水位逐渐上升;
	    3 回灌井多年运行后,单位回灌量或回扬时单位涌水量逐年减少;
	    4 过滤器两端的压力差持续增大。
	F.0.2 预防回灌堵塞宜采用下列方法:
	    1 经常检查回灌装置密封效果,发现漏气及时处理;
	    2 回扬洗井时,应在回扬水管路安装单流阀或U型管,或将扬水管出口没入水中,形成水封;
	    3 回扬洗井时,应检测回灌井水质;回灌运行时,应定期检测回灌水的水质;
	    4 应掌握回灌量和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及时检查有无堵塞现象;
	    5 回灌运行时,当发现物理、化学或生物堵塞时,应立即停灌,检查原因并采取措施。
	F.0.3 根据回灌井堵塞性质和原因,可采用连续反冲法、化学处理法和灭菌法等处理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回灌井成井时,应将岩层裂隙通道清洗干净;
	    2 当回灌管路堵塞时,可直接采用连续反冲洗方法处理;当回灌井堵塞时,可采用间隙停泵反冲洗与压力灌水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处理;
	    3 对基岩型井回灌系统,应在回灌管管路上安装精度为50μm、缠绕棒式滤芯的粗过滤装置,且过滤器两端应安装压力表,当压力变化超过正常值时,应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
	    4 碳酸盐岩溶地区基岩裸眼成井的回灌井,当安装粗过滤器后的回灌效果仍不理想,可采用压裂酸化法洗井措施;
	    5 当堵塞沉淀物是CaC03或Fe(OH)3,且已与砂胶合成钙质或铁质硬垢时,可采用HCl(浓度10%,加酸洗抗蚀剂)使之生成溶解性的CaCl2来处理,但不得造成回灌水二次污染;
	    6 对孔隙型井回灌系统除必须装粗过滤器外,还必须装精度为3μm~5μm的精过滤器。
顶部
- 上一节:附录E 回灌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表
 - 下一节:本规程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设计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热负荷
 - 3.3 地热利用率
 - 4 地热供热系统
 - 4.1 直接供热系统
 - 4.2 间接供热系统
 - 4.3 调峰系统
 - 5 地热井泵房
 - 5.1 土建
 - 5.2 井泵
 - 5.3 井口装置
 - 5.4 地热流体除砂
 - 6 地热供热站
 - 6.1 土建
 - 6.2 供热站设备
 - 6.3 供热站供配电
 - 7 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
 - 7.1 地热供热管网
 - 7.2 末端装置
 - 8 地热水供应
 - 9 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
 - 9.1 一般规定
 - 9.2 防腐措施
 - 9.3 防垢除垢措施
 - 10 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 11 环境保护
 - 12 地热回灌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系统设计
 - 12.3 系统运行前准备
 - 12.4 系统运行
 - 12.5 系统停灌及回扬
 - 13 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
 - 14 施工与验收
 - 15 运行、维护与管理
 - 附录A 非金属管材物理性能
 - 附录B 地热水质全分析报告
 - 附录C 雷兹诺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判定
 - 附录D 拉申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腐蚀性判定
 - 附录E 回灌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表
 - 附录F 回灌堵塞的判别及处理措施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