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6法兰
	5.6.1标准法兰的公称压力的确定,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第3.2.1.1款的规定。
	5.6.2当采用非标准法兰时,必须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耐压强度计算。
	5.6.3下列任一种情况的管道,应采用对焊法兰。不应采用平焊(滑套)法兰。
	    5.6.3.1预计有频繁的大幅度温度循环条件下的管道;
	    5.6.3.2剧烈循环条件下的管道。
	5.6.4在刚性大,不便于拆装或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400mm的管道上设盲板时,宜在法兰上设顶开螺栓(顶丝)。
	5.6.5配用非金属垫片的法兰,法兰密封面的粗糙度宜为3.2~6.4μm。对于配用缠绕式垫片的法兰,应为光滑的密封面,粗糙度宜为1.6~3.2μm,并应采用公称压力大于或等于2.0MPa的法兰。
	5.6.6当金属法兰与非金属法兰连接或采用脆性材料的法兰时,两者宜为全平面(FF)型法兰。当必须采用突面(RF)型法兰时,应有防止螺栓过载而损坏法兰的措施。
	5.6.7有频繁大幅度温度循环的情况下,承插焊法兰和螺纹法兰不宜用于高于260℃及低于-45℃。
《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GB/T 17241.7 附录A;
《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GB/T 9124;
《钢制管法兰压力-温度等级》HG 20604及HG 20625;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JB/T 74。
5.6.3本条参照了ASME B31.3的规定。
5.6.6防止螺栓过载的有效措施应采用测力扳手安装。
5.6.7本条参照了《法兰标准ASME B16.5》的规定。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术 语
 - 2.2符 号
 -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 3.1设计条件
 - 3.2 设计基准
 - 4 材 料
 - 4.1一般规定
 - 4.2金属材料的使用温度
 - 4.3 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试验要求
 - 4.4 材料的使用要求
 - 5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 5.1一般规定
 - 5.2管子
 - 5.3弯管及斜接弯管
 - 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 5.5阀门
 - 5.6法兰
 - 5.7垫片
 - 5.8紧固件
 - 5.9管道组成件连接结构选用要求
 - 5.10管道特殊件
 - 5.11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
 - 6 金属管道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
 - 6.1一般规定
 - 6.2 直管
 - 6.3 斜接弯管
 - 6.4 支管连接的补强
 - 6.5 非标准异径管
 - 6.6 平盖
 - 6.7 特殊法兰和盲板
 - 7 管径确定及压力损失计算
 - 7.1管径的确定
 - 7.2 单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7.3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8 管道的布置
 - 8.1 地上管道
 - 8.2沟内管道
 - 8.3埋地管道
 - 9 金属管道的膨胀和柔性
 - 9.1一般规定
 - 9.2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及方法
 - 9.3管道柔性计算的基本要求
 - 9.4 管道的位移应力
 - 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 9.6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 10 管道支吊架
 - 10.1一般规定
 - 10.2 支吊架的设置及最大间距
 - 10.3支吊架荷载
 - 10.4材料和许用应力
 - 10.5支吊架结构设计及选用
 - 11 设计对组成件制造、管道施工及检验的要求
 - 11.1一般规定
 - 11.2金属的焊接
 - 11.3金属的热处理
 - 11.4检 验
 - 11.5 试压
 - 11.6其他要求
 - 12 隔热、隔声、消声及防腐
 - 12.1 隔热
 - 12.2隔声和消声
 - 12.3防腐及涂漆
 - 13 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1 A1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2 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4 管道系统的安全规定
 - 14.1一般规定
 - 14.2超压保护
 - 14.3阀 门
 - 14.4盲 板
 - 14.5排 放
 - 14.6其他要求
 - 附录A 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 附录B 金属材料物理性质
 - 附录C 非金属衬里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 附录D 钢管及钢制管件厚度的规定
 - 附录E 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
 - 附录F 室外地下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间的距离
 - 附录G 管道热处理的规定
 - G.1管子弯曲后的热处理
 - G.2焊后需热处理的管道厚度
 - 附录H 管道的焊接结构
 - H.1角 焊
 - H.2对 焊
 - 附录J 管道的无损检测
 - J.1管道组成件制造的无损检测
 - J.2管道施工中的无损检测
 - 附录K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录L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隔热材料产品的试验规定
 -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