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5阀门
5.5.1用于各类流体的阀门类型、结构及其各部件材料,应根据流体的特性、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及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选用。
5.5.2选用手动阀门,当开启力大于400N时,宜采用齿轮操纵结构。
5.5.3阀盖与阀体连接的螺栓少于4个的阀门,应仅用于输送D类流体的管道。公称压力超过1.6MPa的蒸汽管道不应使用螺纹连接的阀盖。
5.5.4用于高温或低温流体的阀门,宜采用改善填料使用条件的阀盖伸长的结构形式。
5.5.5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使用软密封球阀时,应选用防(耐)火型结构的球阀。
5.5.6阀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对于磨蚀性大的流体,阀座及阀芯应选用耐磨损的材料。对于有磨蚀的流体,选用闸阀时,宜为明杆结构形式。
5.5.7除耐腐蚀的要求外,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宜用钢制阀体的阀门。
5.5.8端部焊接的小阀,当焊接及热处理过程中阀座会变形时,应选用长阀体型或端部带短管的阀门。
5.5.9对于氧气管道不应使用快开、快闭型的阀门。阀内垫片及填料不应采用易脱落碎屑、纤维的材料或可燃的材料制成。
    
      
5.5.2选用手动阀门,当开启力大于400N时,宜采用齿轮操纵结构。
5.5.3阀盖与阀体连接的螺栓少于4个的阀门,应仅用于输送D类流体的管道。公称压力超过1.6MPa的蒸汽管道不应使用螺纹连接的阀盖。
5.5.4用于高温或低温流体的阀门,宜采用改善填料使用条件的阀盖伸长的结构形式。
5.5.5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使用软密封球阀时,应选用防(耐)火型结构的球阀。
5.5.6阀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对于磨蚀性大的流体,阀座及阀芯应选用耐磨损的材料。对于有磨蚀的流体,选用闸阀时,宜为明杆结构形式。
5.5.7除耐腐蚀的要求外,输送B类流体的管道上宜用钢制阀体的阀门。
5.5.8端部焊接的小阀,当焊接及热处理过程中阀座会变形时,应选用长阀体型或端部带短管的阀门。
5.5.9对于氧气管道不应使用快开、快闭型的阀门。阀内垫片及填料不应采用易脱落碎屑、纤维的材料或可燃的材料制成。
条文说明
    
	5.5.3阀盖连接螺栓的数量参照了ASME B31.3的规定。公称压力大于1.6MPa的螺纹连接阀盖的阀门,不应用于蒸汽管道上,是参照ASME B31.1的规定。
5.5.6对于饱和蒸汽,因夹带小水点,在流速大时,易对阀座及阀芯造成磨损,要求用耐磨材料,例如采用堆焊硬质合金等。本条还对其他有磨蚀性流体作出规定。
5.5.8使用短型阀体,加焊短管时,这种短管是在制造厂焊好的。
5.5.9阀门的手柄旋转90°开或关的阀门,或开关速度与其相当或更快的阀门,属于快开快闭型阀门。
5.5.6对于饱和蒸汽,因夹带小水点,在流速大时,易对阀座及阀芯造成磨损,要求用耐磨材料,例如采用堆焊硬质合金等。本条还对其他有磨蚀性流体作出规定。
5.5.8使用短型阀体,加焊短管时,这种短管是在制造厂焊好的。
5.5.9阀门的手柄旋转90°开或关的阀门,或开关速度与其相当或更快的阀门,属于快开快闭型阀门。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 下一节:5.6法兰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术 语
 - 2.2符 号
 - 3 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 3.1设计条件
 - 3.2 设计基准
 - 4 材 料
 - 4.1一般规定
 - 4.2金属材料的使用温度
 - 4.3 金属材料的低温韧性试验要求
 - 4.4 材料的使用要求
 - 5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 5.1一般规定
 - 5.2管子
 - 5.3弯管及斜接弯管
 - 5.4 管件及支管连接
 - 5.5阀门
 - 5.6法兰
 - 5.7垫片
 - 5.8紧固件
 - 5.9管道组成件连接结构选用要求
 - 5.10管道特殊件
 - 5.11非金属衬里的管道组成件
 - 6 金属管道组成件耐压强度计算
 - 6.1一般规定
 - 6.2 直管
 - 6.3 斜接弯管
 - 6.4 支管连接的补强
 - 6.5 非标准异径管
 - 6.6 平盖
 - 6.7 特殊法兰和盲板
 - 7 管径确定及压力损失计算
 - 7.1管径的确定
 - 7.2 单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7.3气液两相流管道压力损失
 - 8 管道的布置
 - 8.1 地上管道
 - 8.2沟内管道
 - 8.3埋地管道
 - 9 金属管道的膨胀和柔性
 - 9.1一般规定
 - 9.2管道柔性计算的范围及方法
 - 9.3管道柔性计算的基本要求
 - 9.4 管道的位移应力
 - 9.5 管道对设备或端点的作用力
 - 9.6改善管道柔性的措施
 - 10 管道支吊架
 - 10.1一般规定
 - 10.2 支吊架的设置及最大间距
 - 10.3支吊架荷载
 - 10.4材料和许用应力
 - 10.5支吊架结构设计及选用
 - 11 设计对组成件制造、管道施工及检验的要求
 - 11.1一般规定
 - 11.2金属的焊接
 - 11.3金属的热处理
 - 11.4检 验
 - 11.5 试压
 - 11.6其他要求
 - 12 隔热、隔声、消声及防腐
 - 12.1 隔热
 - 12.2隔声和消声
 - 12.3防腐及涂漆
 - 13 输送A1类和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1 A1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3.2 A2类流体管道的补充规定
 - 14 管道系统的安全规定
 - 14.1一般规定
 - 14.2超压保护
 - 14.3阀 门
 - 14.4盲 板
 - 14.5排 放
 - 14.6其他要求
 - 附录A 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 附录B 金属材料物理性质
 - 附录C 非金属衬里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
 - 附录D 钢管及钢制管件厚度的规定
 - 附录E 柔性系数和应力增大系数
 - 附录F 室外地下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间的距离
 - 附录G 管道热处理的规定
 - G.1管子弯曲后的热处理
 - G.2焊后需热处理的管道厚度
 - 附录H 管道的焊接结构
 - H.1角 焊
 - H.2对 焊
 - 附录J 管道的无损检测
 - J.1管道组成件制造的无损检测
 - J.2管道施工中的无损检测
 - 附录K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录L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隔热材料产品的试验规定
 -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