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 墙体裂缝控制设计
		7.0.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敏感区。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按表7.0.1采用。
	
		表7.0.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7.0.2 对温差超过40℃的地区,应进行墙体温度及干缩应力计算,应使温度变形应力与干缩变形应力叠加后的总应力不超过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劈拉强度设计值及砌筑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7.0.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应采取下列防裂措施:
	    1 承重外墙底层窗台板下应配置通长水平钢筋或设置现浇混凝土配筋带;
2 墙体局部开洞处及不利墙垛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7.0.4 托挑构件底部与外叶墙的接触面上宜设置2mm~3mm厚度的弹性层(图7.0.4)。
2 墙体局部开洞处及不利墙垛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7.0.4 托挑构件底部与外叶墙的接触面上宜设置2mm~3mm厚度的弹性层(图7.0.4)。

		图7.0.4 保温层和弹性层
1—托挑构件;2—内叶墙;3—外叶墙;4—内、外墙拉结筋;5—弹性层;6—保温材料
	7.0.5 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饰面层为非薄抹灰时,应控制饰面自重累积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1—托挑构件;2—内叶墙;3—外叶墙;4—内、外墙拉结筋;5—弹性层;6—保温材料
	7.0.6 建筑物温度和变形集中敏感区域的墙体宜采用配筋砌体,其配筋率不宜小于0.07%。
	7.0.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梁柱相接触部位,应粘贴两道正交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布的宽度宜为200mm。
	7.0.8 底层墙体应采取下列措施:
	    1 易受碰撞底层外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应有防冲击措施;
2 承重外墙窗台板下及下皮砖的水平灰缝,应通长设置2根直径4mm、横向分布钢筋间距不大于400mm的点焊钢筋网片。
7.0.9 顶层墙体应采取下列措施:
2 承重外墙窗台板下及下皮砖的水平灰缝,应通长设置2根直径4mm、横向分布钢筋间距不大于400mm的点焊钢筋网片。
7.0.9 顶层墙体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应对施工及正常使用中的混凝土屋盖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应与女儿墙或突出屋顶的外墙(如水箱间、楼梯间等)隔开,其缝宽不应小于30mm,并应填塞弹性防水嵌缝膏料;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檐口板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间距不宜大于12m,并应采用柔性嵌缝材料填实;屋面保温层应覆盖全部檐口;
4 当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时,应沿内外纵横墙体拉通;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50mm,应配4根直径10mm钢筋;
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女儿墙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
7.0.10 当采用预制窗台板时,预制窗台板不得嵌入墙内。
2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应与女儿墙或突出屋顶的外墙(如水箱间、楼梯间等)隔开,其缝宽不应小于30mm,并应填塞弹性防水嵌缝膏料;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檐口板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间距不宜大于12m,并应采用柔性嵌缝材料填实;屋面保温层应覆盖全部檐口;
4 当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时,应沿内外纵横墙体拉通;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50mm,应配4根直径10mm钢筋;
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女儿墙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
7.0.10 当采用预制窗台板时,预制窗台板不得嵌入墙内。
	7.0.11 窗台下安放散热器的墙体,宜在砌体每皮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4mm、横筋间距不大于600mm的点焊钢筋网片,其伸入窗间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400mm。
	7.0.12 阳台悬挑梁不得承受除本楼层重力作用外的荷载。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3 抗震构造设计
 - 下一节:8 施工及质量验收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性能和砌体计算指标
 - 3.1 一般规定
 - 3.2 材料性能
 - 3.3 砌体计算指标
 - 4 建筑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4.3 构造设计
 - 5 结构设计
 - 5.1 设计原则
 - 5.2 砌体设计一般规定
 - 5.3 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 5.4 板材设计计算
 - 5.5 构造设计
 - 5.6 夹心墙设计
 - 6 承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
 - 6.3 抗震构造设计
 - 7 墙体裂缝控制设计
 - 8 施工及质量验收
 - 8.1 一般规定
 - 8.2 施工准备
 - 8.3 砌筑工程
 - 8.4 抹灰工程
 - 8.5 饰面工程
 - 8.6 屋(楼)面板安装
 - 8.7 墙板安装
 - 8.8 墙体后锚固
 - 8.9 质量验收
 - 附录A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墙体隔声性能
 - 附录B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通缝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 附录C 蒸压加气混凝土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计算参数
 - 附录D 四边简支双向板的弯矩系数
 - 附录E 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 附录F 蒸压加气混凝土后锚固锚栓选用表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