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2 铝合金材料
		3.2.1 铝合金材料的牌号、状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的有关规定,铝合金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的规定,型材尺寸允许偏差应满足高精级或超高精级的要求。
	3.2.2 铝合金型材采用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氟碳漆喷涂进行表面处理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的规定,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应满足表3.2.2的要求。
	
		
	
		
	
	
		
			 
	
		表3.2.2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层厚度
	
		续表3.2.2
	
		注:由于挤压型材横截面形状的复杂性,在型材某些表面(如内角、横沟等)的漆膜厚度允许低于本表的规定,但不允许出现露底现象。
	条文说明
    3.2.1 铝合金型材精度有普通级、高精级和超高精级之分。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对材料的要求较高,为保证其承载力、变形和美观要求,应采用高精级或超高精级的铝合金型材。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3.3 钢材及五金材料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一般规定
 - 3.2 铝合金材料
 - 3.3 钢材及五金材料
 - 3.4 玻璃
 - 3.5 聚碳酸酯板
 - 3.6 金属面板
 - 3.7 光伏系统用材料及光伏组件
 - 3.8 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
 - 3.9 硅酮结构密封胶
 - 3.10 其他材料
 - 4 建筑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 4.3 排水设计
 - 4.4 防雷、防火与通风
 - 4.5 节能设计
 - 4.6 光伏系统设计
 - 5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力学性能
 - 5.3 作用
 - 5.4 作用组合
 - 6 面板及支承构件设计
 - 6.1 框支承玻璃面板
 - 6.2 点支承玻璃面板
 - 6.3 聚碳酸酯板
 - 6.4 金属平板
 - 6.5 压型金属板
 - 6.6 支承结构设计
 - 6.7 硅酮结构密封胶
 - 7 构造及连接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玻璃采光顶
 - 7.3 金属平板屋面
 - 7.4 压型金属板屋面
 - 7.5 聚碳酸酯板采光顶
 - 7.6 预埋件与后置锚固件
 - 7.7 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 8 加工制作
 - 8.1 一般规定
 - 8.2 铝合金构件
 - 8.3 钢结构构件
 - 8.4 玻璃、聚碳酸酯板
 - 8.5 明框采光顶组件
 - 8.6 隐框采光顶组件
 - 8.7 金属屋面板
 - 8.8 光伏系统
 - 9 安装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安装施工准备
 - 9.3 支承结构
 - 9.4 采光顶
 - 9.5 金属平板、直立锁边板屋面
 - 9.6 梯形、正弦波纹压型金属屋面
 - 9.7 聚碳酸酯板
 - 9.8 光伏系统
 - 9.9 安全规定
 - 10 工程验收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采光顶
 - 10.3 金属平板屋面
 - 10.4 压型金属屋面
 - 10.5 光伏系统
 - 11 保养和维修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检查与维修
 - 11.3 清洗
 - 附录A 金属屋面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 附录B 金属屋面抗风掀试验方法
 - 附录C 弹性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