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1 一般规定
12.1.1 本章适用于石墨化品和糊类生产、焙烧制品生产的炭素厂。
12.1.2 煅烧车间、配料筛分车间、焙烧车间、阳极组装车间,宜设置两台变压器两回线路供电,每台变压器应能满足全部负荷60%的用电需要。负荷集中的石墨化车间机械加工车间可设置一台变压器,其中重要负荷由低压联络线取得备用电源。原料库可设一回低压线路。
12.1.3 厂区内车间变电所,应采用户内或箱式变电站。
12.1.4 多碳粉尘和沥青烟气场所电机电器防护等级应为IP54。
12.1.5 配电室和控制室门窗应做到防火密闭;控制室与配电室间应有墙隔开。
12.1.6 物料的粗碎、中碎、磨粉、磨粉料供应、返回料、石墨化炉充料、焙烧炉填充等工艺流程及运输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装置在控制室实现联锁程序集中控制;机旁应设置安全开关和试车按钮。
12.1.7 阳极组装生产线,宜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并根据需要设视频监视。
12.1.8 主要生产车间宜采用阻燃电缆,及封闭桥架敷设,并应避开烟气管道敷设。施工完后应作防火封堵。
12.1.9 热煤锅炉宜采用程序控制,锅炉引风机启动后方可点火、灭火后延时停止运行。
12.1.10 频繁进行接线组合或频繁通断投切加热元件的调控开关,宜采用无触点开关或调功器。
12.1.11 由地面滑触线供电的运输小车,其滑触线的电压应采用36V。
12.1.12 同一工艺流程的用电设备,应由配电所同一段母线供电,辅助传动电机,应接在不同的母线段。
	12.1.13  集控室宜设空调。
	 
12.1.2 煅烧、配料筛分、焙烧、阳极组装等为炭素厂主要生产车间,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且生产连续性较强,所以设两台变压器两回路供电。其他车间多为三级负荷可用一台变压器供电,但对其中的二级负荷,应有低压联络线作备用电源。
12.1.3~12.1.5 主要生产车间的负荷比较集中,生产环境多为导电粉尘或高温和导电粉尘,车间变电所选用户内式组合电器或箱式变电站都是合适的。电机电器防护等级应适当环境现行消防要求。
12.1.6 为提高监控与管理水平,大、中型厂的设计均以PLC实现了基础自动化,多台PLC联网设上位机监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1.7 阳极组装生产线的各加工站,均采PLC实现了基础自动化,而由PLC控制的悬链运输机将加工件送往各加工站,多台PLC联网设上位机监控均已实现。依需要设视屏监视,一改过去集控制设观察窗的落后局面。
12.1.8 主要生产车间多导电粉尘和沥青烟气、敞开式桥架因碳粉尘堆集引起着火烧坏电缆。沥青烟气附着在电缆表层不便检修,封闭桥架的防护等的提高,便于封堵避免电缆延燃和烟冲效应。
	12.1.9  热煤锅炉一般烧重油或煤气,引风机与点装置与灭火保护间的联锁,可避免燃烧室内集聚过多可燃物而引起爆炸。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 下一节:12.2 电煅烧炉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供电与配电
 - 3.1 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
 - 3.2 高压供配电系统
 - 3.3 无功补偿
 - 3.4 电能质量要求
 - 3.5 变电所与配电所
 - 3.6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3.7 电测量仪表装置
 - 3.8 防火与蓄油设施
 - 3.9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4 余热电站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气部分
 - 4.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5 厂区线路
 - 5.1 一般规定
 - 5.2 电缆线路
 - 5.3 架空线路
 - 6 电解整流所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电电源与接线系统
 - 6.3 整流机组的选择及谐波治理
 - 6.4 控制、保护与测量
 - 6.5 母线、设备配置及接地
 - 6.6 交流所用电系统
 - 6.7 直流所用电系统
 - 6.8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7 车间电力设计基本规定
 - 7.1 配电系统
 - 7.2 配电设备
 - 7.3 控制与保护
 - 7.4 配电线路
 - 7.5 电测量仪表
 - 7.6 电气照明
 - 7.7 建(构)筑物防雷
 - 7.8 配电室与控制室
 - 8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料车间
 - 8.3 焙烧与烧结车间
 - 8.4 熔炼车间
 - 8.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 8.6 电解车间
 - 8.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9 氧化铝厂车间电力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料车间
 - 9.3 烧结与焙烧车间
 - 9.4 高压溶出与熟料溶出车间
 - 9.5 分解过滤与蒸发车间
 - 10 铝电解车间电力设计
 - 10.1 电解车间
 - 10.2 铝锭铸造车间
 - 11 镁钛与工业硅厂车间电力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 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电煅烧炉
 - 12.3 石墨化炉
 - 13 氟化盐厂车间电力设计
 - 14 稀有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15 硬质合金厂车间电力设计
 - 16 半导体材料厂车间电力设计
 - 17 公用设施电力设计
 - 17.1 空气压缩机站
 - 17.2 水泵站
 - 17.3 发生炉煤气站
 - 17.4 氢气站
 - 17.5 氧气站
 - 17.6 实验室和化验室
 - 17.7 充电站
 - 17.8 静电滤清器电源装置
 - 17.9 大中型风机
 - 附录A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B 有色金属冶炼厂三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C 整流机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附录D 整流机组短路阻抗计算
 - 附录E 三氯氢硅合成炉工频感应线圈计算
 - 附录F 有色金属冶炼厂环境特征
 - 附录G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般照明照度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