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11.2.1 氯化竖式炉上、下两排电极,应分别由两台规格相同的变压器供电,当两台变压器由同一干线供电时,过负荷保护应分别装设。
11.2.2 氯化竖式炉变压器应带有载调压开关,两台变压器应能分别调节负荷。
11.2.3 短网母线连接应采用焊接;铜铝接头宜通过铜铝过渡板焊接。氯化竖式炉母线穿墙处应严密封堵;车间内的母线应涂防腐漆保护。
11.2.4 氯化竖式炉电控设备与过程控制仪表设备,应设置在同一主控室内。主控室宜设可观察操作区的双层密闭观察窗及视频监视系统;与操作区的隔墙不宜开设活动门窗;地坪应高出操作层100mm。
11.2.5 氯化竖式炉控制室控制屏的防护等级宜为IP54。
11.2.6 钛熔矿炉应按电弧炉配置电气设备;纯硅炉应按矿热炉配置电气设备。
11.2.7 钛熔矿炉装置的工作短路电流,不应大于电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3倍;当采用电抗器限制短路电流时,电抗器可不设旁路开关。
11.2.8 钛熔矿炉和纯硅炉宜设电极自动调整装置。
11.2.9 钛熔矿炉和纯硅炉变压器,应采用一次抽头的单级有载调压电炉变压器,并应设置具有可频繁操作性能的操作断路器。
11.2.10 钛熔矿炉和纯硅炉变压器,宜设置在电炉操作层的同一层平面。
11.2.11 电炉短网母线的电流密度宜为:铜,1.0A/m㎡~1.2A/m㎡;铝,0.6A/m㎡~0.75A/m㎡。
	11.2.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的电力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6的有关规定。
	 
11.2.1、11.2.2 竖式氯化炉由上、下两个加热反应区组成,因上、下炉区的负荷不一致,所以过负荷保护应分别装设,但电炉变压器规格应相同,以便于订货和维护检修。正因为上、下炉区负荷不一致,且波动,才各带有载分接开关调压,使电炉变压器不过负荷,保证电炉能正常生产。
11.2.3 竖式氯化炉操作层分三层,厂房三楼比一、二楼腐蚀更严重,所以车间内的母线,无论是铝或铜都要求涂防腐漆保护。
11.2.7 因钛熔矿炉生产周期短,炉况又是不断变化的,一炉的冶炼周期是从矿热炉开始,至电弧炉结束,中间还有一个由矿热炉冶炼转入电弧炉冶炼的过渡阶段。所以,限流电抗器可不设旁路短接开关。
11.2.8 钛熔矿炉和纯硅炉的电极调节频繁,所以一般都设有电极自动调整装置。
	11.2.10  电炉变压器设在操作层,可减少短网长度,降低损耗。增加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能量损失。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供电与配电
 - 3.1 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
 - 3.2 高压供配电系统
 - 3.3 无功补偿
 - 3.4 电能质量要求
 - 3.5 变电所与配电所
 - 3.6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3.7 电测量仪表装置
 - 3.8 防火与蓄油设施
 - 3.9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4 余热电站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气部分
 - 4.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5 厂区线路
 - 5.1 一般规定
 - 5.2 电缆线路
 - 5.3 架空线路
 - 6 电解整流所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电电源与接线系统
 - 6.3 整流机组的选择及谐波治理
 - 6.4 控制、保护与测量
 - 6.5 母线、设备配置及接地
 - 6.6 交流所用电系统
 - 6.7 直流所用电系统
 - 6.8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7 车间电力设计基本规定
 - 7.1 配电系统
 - 7.2 配电设备
 - 7.3 控制与保护
 - 7.4 配电线路
 - 7.5 电测量仪表
 - 7.6 电气照明
 - 7.7 建(构)筑物防雷
 - 7.8 配电室与控制室
 - 8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料车间
 - 8.3 焙烧与烧结车间
 - 8.4 熔炼车间
 - 8.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 8.6 电解车间
 - 8.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9 氧化铝厂车间电力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料车间
 - 9.3 烧结与焙烧车间
 - 9.4 高压溶出与熟料溶出车间
 - 9.5 分解过滤与蒸发车间
 - 10 铝电解车间电力设计
 - 10.1 电解车间
 - 10.2 铝锭铸造车间
 - 11 镁钛与工业硅厂车间电力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 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电煅烧炉
 - 12.3 石墨化炉
 - 13 氟化盐厂车间电力设计
 - 14 稀有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15 硬质合金厂车间电力设计
 - 16 半导体材料厂车间电力设计
 - 17 公用设施电力设计
 - 17.1 空气压缩机站
 - 17.2 水泵站
 - 17.3 发生炉煤气站
 - 17.4 氢气站
 - 17.5 氧气站
 - 17.6 实验室和化验室
 - 17.7 充电站
 - 17.8 静电滤清器电源装置
 - 17.9 大中型风机
 - 附录A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B 有色金属冶炼厂三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C 整流机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附录D 整流机组短路阻抗计算
 - 附录E 三氯氢硅合成炉工频感应线圈计算
 - 附录F 有色金属冶炼厂环境特征
 - 附录G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般照明照度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