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2 原料车间
9.2.1 本节适用于原矿槽、原矿破碎、碎矿堆场、石灰炉、原料磨、料浆仓和原料输送线等。
9.2.2 料浆仓的低压配电室,宜在料浆仓底泵房外独立设置。
9.2.3 碱粉仓可由一回低压线路供电。
9.2.4 原料车间的物料输送系统,应设置电气联锁。宜采用计算机装置在控制室集中控制,仪表料位纳入计算机监测系统。混匀取料机除应装设联锁外,还应设视、音通信,宜采用角钢滑触线供电。
9.2.5 移动卸料小车配电,宜采用绝缘式安全滑触线;限位控制宜采用接近开关;启动控制设备不宜装设在车上;控制信号线应固定敷设。
9.2.6 翻车机系统宜设计算机装置集中控制,并设上位机及视频监视。
9.2.7 石灰炉上料系统、出料系统和鼓风机等,宜采用计算机装置在控制室集中控制,并设视频观察加料、卷扬机等工况。
9.2.8 石灰炉卷扬机主传动电动机,选用重型启动变频电机,加、减速起始点选用接近开关。
9.2.9 原料磨主传动、辅助传动、润滑系统、磨前给料、磨后前槽和输送泵等,宜由设计总承采用计算机控制装置实现单系统联锁程序控制。
9.2.10 大型球磨机宜采用高压同步电动机传动;励磁装置应具有环境要求的防护等级;同步机与励磁机应为同一供电电源系统。
	9.2.11  多台原料磨宜设控制室集中控制,并按需设视频监视。
	 
		
		9.2.2  料浆仓的泵房设在仓底,贮仓冒槽时碱液、料浆可能沿槽壁溢流到泵房。为防止对配电设备及线路的损坏,低压配电室最好是在泵房附近独立设置。
9.2.3 碱粉仓属三级负荷,一回路供电即可满足要求。
9.2.4 采用PLC为通常方式,仪表料位由PLC监测是电气和仪表间完整协调;混取料机设视、音通信实现远方监视和警告非生产人员远离现场以防不测,混取料机行走时有较大的震动,选用角钢滑触线供电比绝缘安全滑触线更适应震动而避免掉电。
9.2.5 均化库胶带输送机上的移动卸料小车采用绝缘安全滑触线供电其启动控制设备,位置开关,控制线路等全部在车下固定敷设,是对卷缆方式配电的改进,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简化了控制接线,取代了易摩坏折断,价格昂贵的多芯数橡套电缆。
9.2.6 本条推荐改进翻车机的控制,减少固定与翻动间的电力和控制电缆,充分发挥PLC与远程I/O的通信功能,简化供电及控制结构。
9.2.7、9.2.8 本条推荐一套石灰炉生产系统采用PLC集中控制,视屏观察,隔离多粉尘高温的生产现场,改善控制操作技术条件和环境。
	    石灰炉的上料卷扬机属于反复的短时工作频繁启动机械,选用重型启动变频电机较合适,在授料停车,启动加速上料、卸料前减速,卸料终点停车、料斗返回等改变运行方式、速度用接近开关反馈信号均取得较好结果。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9.1 一般规定
 - 下一节:9.3 烧结与焙烧车间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供电与配电
 - 3.1 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
 - 3.2 高压供配电系统
 - 3.3 无功补偿
 - 3.4 电能质量要求
 - 3.5 变电所与配电所
 - 3.6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3.7 电测量仪表装置
 - 3.8 防火与蓄油设施
 - 3.9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4 余热电站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气部分
 - 4.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5 厂区线路
 - 5.1 一般规定
 - 5.2 电缆线路
 - 5.3 架空线路
 - 6 电解整流所
 - 6.1 一般规定
 - 6.2 供电电源与接线系统
 - 6.3 整流机组的选择及谐波治理
 - 6.4 控制、保护与测量
 - 6.5 母线、设备配置及接地
 - 6.6 交流所用电系统
 - 6.7 直流所用电系统
 - 6.8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7 车间电力设计基本规定
 - 7.1 配电系统
 - 7.2 配电设备
 - 7.3 控制与保护
 - 7.4 配电线路
 - 7.5 电测量仪表
 - 7.6 电气照明
 - 7.7 建(构)筑物防雷
 - 7.8 配电室与控制室
 - 8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原料车间
 - 8.3 焙烧与烧结车间
 - 8.4 熔炼车间
 - 8.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 8.6 电解车间
 - 8.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 9 氧化铝厂车间电力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原料车间
 - 9.3 烧结与焙烧车间
 - 9.4 高压溶出与熟料溶出车间
 - 9.5 分解过滤与蒸发车间
 - 10 铝电解车间电力设计
 - 10.1 电解车间
 - 10.2 铝锭铸造车间
 - 11 镁钛与工业硅厂车间电力设计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氯化竖式炉、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 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电煅烧炉
 - 12.3 石墨化炉
 - 13 氟化盐厂车间电力设计
 - 14 稀有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 15 硬质合金厂车间电力设计
 - 16 半导体材料厂车间电力设计
 - 17 公用设施电力设计
 - 17.1 空气压缩机站
 - 17.2 水泵站
 - 17.3 发生炉煤气站
 - 17.4 氢气站
 - 17.5 氧气站
 - 17.6 实验室和化验室
 - 17.7 充电站
 - 17.8 静电滤清器电源装置
 - 17.9 大中型风机
 - 附录A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B 有色金属冶炼厂三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 附录C 整流机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附录D 整流机组短路阻抗计算
 - 附录E 三氯氢硅合成炉工频感应线圈计算
 - 附录F 有色金属冶炼厂环境特征
 - 附录G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般照明照度标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