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4.2 试验方法
14.2.1 整车试验
14.2.1.1 按照GB 7956.1-2014第6章规定的相关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1.1的要求。
14.2.1.2 检查水雾灭火装置的动力源,检查手控发动机转速控制器的操作机构是否便于操作,能否保持稳定的发动机转速,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1.2的要求。
14.2.2 底盘改制试验
按照GB 7956.1-2014中6.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2的要求。
14.2.3 操作说明和标识检查
14.2.3.1 检查水雾车操作处的出口压力显示、水罐液位显示、发动机转速控制、紧急停止按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1的要求。
14.2.3.2 检查水雾灭火装置操作处的管路简图及操作说明,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2的要求。
14.2.3.3 检查水雾车各按钮、开关的操作标识,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3的要求。
14.2.3.4 检查水雾车各危险部位的警示标志,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4的要求。
14.2.4 水雾灭火装置试验
14.2.4.1 水雾灭火枪试验
将水雾灭火枪置于准备喷射状态,然后开启喷射控制阀,待灭火枪的进口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值并喷射稳定后,交替进行启闭控制阀和切换喷嘴操作各20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1的要求。
14.2.4.2 软管试验
14.2.4.2.1 检查连接软管的型号,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2.1的要求。
14.2.4.2.2 用卷尺测量软管长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2.2的要求。
14.2.4.3 水罐试验
14.2.4.3.1 利用称重法测出水罐容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1的要求。
14.2.4.3.2 检查罐体材料,检查罐体防腐涂层,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2的要求。
14.2.4.3.3 检查人孔及人孔盖,用卷尺测量人孔直径,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3的要求。
14.2.4.3.4 封闭水罐各出入口,将水罐注满水,用试压泵向罐内缓慢加压至规定试验压力,保持3min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4的要求。
14.2.4.3.5 检查水罐注水口位置是否方便操作,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5的要求。
14.2.4.3.6 检查水罐溢水管路,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6的要求。
14.2.4.3.7 检查水罐排水口设置位置,检查排水操作是否方便,是否能直接将水排出车外,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7的要求。
14.2.4.3.8 检查水罐的滤网,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8的要求。
14.2.4.4 喷射试验
14.2.4.4.1 高压泵压力测试
启动高压泵运转至额定转速,水雾灭火枪正常喷射,用精度不低于1.6级的压力表测试高压泵出口处的压力,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4.2 喷射流量测试
根据水雾灭火枪的流量选择计量罐的容积,启动高压泵,使水雾灭火枪分别按喷雾或直流方式喷射。待高压泵达到额定压力并稳定后,转向计量罐内喷射1min,立即移开,然后测出计量罐内水的体积或重量,经计算求得水雾灭火枪的喷雾或直流的喷射流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4.3 射程测试
将水雾灭火枪置于喷射架上,顺风向布置,环境风速不应大于2m/s。调整枪体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至30°±1°,同时使喷嘴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1.5m±0.05m,开启喷射控制阀,待高压泵出口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值并喷射稳定后,分别测出直流及喷雾喷射时水雾散落密集处中心至喷嘴中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5 密封性能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将高压泵出口至水雾灭火枪出口的管路注满水,封闭灭火枪的出水端,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1倍,保持3min,观察有无渗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5的要求。
14.2.4.6 强度性能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将高压泵出口至水雾灭火枪出口的管路注满水,封闭灭火枪的出水端,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3min,观察有无渗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6的要求。
14.2.4.7 超压保护性能试验
检查高压泵出口处有无溢流阀,然后启动高压泵并关闭水雾灭火枪,使出口压力逐步增加,至溢流阀启动时记录压力值。试验进行3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均符合14.1.4.7的要求。
14.2.4.8 可靠性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启动水雾灭火装置,调节发动机油门转速,使水雾灭火装置在额定流量和压力下连续工作2h,观察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8的要求。
      
14.2.1.1 按照GB 7956.1-2014第6章规定的相关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1.1的要求。
14.2.1.2 检查水雾灭火装置的动力源,检查手控发动机转速控制器的操作机构是否便于操作,能否保持稳定的发动机转速,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1.2的要求。
14.2.2 底盘改制试验
按照GB 7956.1-2014中6.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2的要求。
14.2.3 操作说明和标识检查
14.2.3.1 检查水雾车操作处的出口压力显示、水罐液位显示、发动机转速控制、紧急停止按钮,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1的要求。
14.2.3.2 检查水雾灭火装置操作处的管路简图及操作说明,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2的要求。
14.2.3.3 检查水雾车各按钮、开关的操作标识,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3的要求。
14.2.3.4 检查水雾车各危险部位的警示标志,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3.4的要求。
14.2.4 水雾灭火装置试验
14.2.4.1 水雾灭火枪试验
将水雾灭火枪置于准备喷射状态,然后开启喷射控制阀,待灭火枪的进口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值并喷射稳定后,交替进行启闭控制阀和切换喷嘴操作各20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1的要求。
14.2.4.2 软管试验
14.2.4.2.1 检查连接软管的型号,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2.1的要求。
14.2.4.2.2 用卷尺测量软管长度,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2.2的要求。
14.2.4.3 水罐试验
14.2.4.3.1 利用称重法测出水罐容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1的要求。
14.2.4.3.2 检查罐体材料,检查罐体防腐涂层,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2的要求。
14.2.4.3.3 检查人孔及人孔盖,用卷尺测量人孔直径,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3的要求。
14.2.4.3.4 封闭水罐各出入口,将水罐注满水,用试压泵向罐内缓慢加压至规定试验压力,保持3min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3.4的要求。
14.2.4.3.5 检查水罐注水口位置是否方便操作,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5的要求。
14.2.4.3.6 检查水罐溢水管路,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6的要求。
14.2.4.3.7 检查水罐排水口设置位置,检查排水操作是否方便,是否能直接将水排出车外,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7的要求。
14.2.4.3.8 检查水罐的滤网,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14.1.4.3.8的要求。
14.2.4.4 喷射试验
14.2.4.4.1 高压泵压力测试
启动高压泵运转至额定转速,水雾灭火枪正常喷射,用精度不低于1.6级的压力表测试高压泵出口处的压力,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4.2 喷射流量测试
根据水雾灭火枪的流量选择计量罐的容积,启动高压泵,使水雾灭火枪分别按喷雾或直流方式喷射。待高压泵达到额定压力并稳定后,转向计量罐内喷射1min,立即移开,然后测出计量罐内水的体积或重量,经计算求得水雾灭火枪的喷雾或直流的喷射流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4.3 射程测试
将水雾灭火枪置于喷射架上,顺风向布置,环境风速不应大于2m/s。调整枪体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至30°±1°,同时使喷嘴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1.5m±0.05m,开启喷射控制阀,待高压泵出口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值并喷射稳定后,分别测出直流及喷雾喷射时水雾散落密集处中心至喷嘴中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14.1.4.4的要求。
14.2.4.5 密封性能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将高压泵出口至水雾灭火枪出口的管路注满水,封闭灭火枪的出水端,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1倍,保持3min,观察有无渗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5的要求。
14.2.4.6 强度性能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将高压泵出口至水雾灭火枪出口的管路注满水,封闭灭火枪的出水端,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3min,观察有无渗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6的要求。
14.2.4.7 超压保护性能试验
检查高压泵出口处有无溢流阀,然后启动高压泵并关闭水雾灭火枪,使出口压力逐步增加,至溢流阀启动时记录压力值。试验进行3次,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均符合14.1.4.7的要求。
14.2.4.8 可靠性试验
打开水雾灭火枪的开关,启动水雾灭火装置,调节发动机油门转速,使水雾灭火装置在额定流量和压力下连续工作2h,观察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14.1.4.8的要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水罐消防车
 - 5 供水消防车
 - 6 泡沫消防车
 - 7 干粉消防车
 - 7.1 技术要求
 - 7.2 试验方法
 - 7.3 检验规则
 - 8 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
 - 9 干粉水联用消防车
 - 10 气体消防车
 - 11 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 12 泵浦消防车
 - 12.1 技术要求
 - 12.2 试验方法
 - 12.3 检验规则
 - 13 高倍泡沫消防车
 - 14 水雾消防车
 - 14.1 技术要求
 - 14.2 试验方法
 - 14.3 检验规则
 - 15 机场消防车
 - 15.1 技术要求
 - 15.2 试验方法
 - 15.3 检验规则
 - 16 涡喷消防车
 - 16.1 技术要求
 - 16.2 试验方法
 - 16.3 检验规则
 - 17 登高平台消防车
 - 18 云梯消防车
 - 19 举高消防车
 - 20 通信指挥消防车
 - 20.1 技术要求
 - 20.2 试验方法
 - 20.3 检验规则
 - 21 抢险救援消防车
 - 22 化学救援消防车
 - 22.1 技术要求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检验规则
 - 23 输转消防车
 - 23.1 技术要求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检验规则
 - 24 照明消防车
 - 24.1 技术要求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检验规则
 - 25 排烟消防车
 - 25.1 技术要求
 - 25.2 试验方法
 - 25.3 检验规则
 - 26 洗消消防车
 - 26.1 技术要求
 - 26.2 试验方法
 - 26.3 检验规则
 - 27 侦检消防车
 - 27.1 技术要求
 - 27.2 试验方法
 - 27.3 检验规则
 - 28 隧道消防车
 - 28.1 技术要求
 - 28.2 试验方法
 - 28.3 检验规则
 - 29 履带消防车
 - 29.1 技术要求
 - 29.2 试验方法
 - 29.3 检验规则
 - 30 轨道消防车
 - 30.1 技术要求
 - 30.2 试验方法
 - 30.3 检验规则
 - 31 器材消防车
 - 31.1 技术要求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检验规则
 - 32 勘察消防车
 - 32.1 技术要求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检验规则
 - 33 宣传消防车
 - 33.1 技术要求
 - 33.2 试验方法
 - 33.3 检验规则
 - 34 水带敷设消防车
 - 34.1 技术要求
 - 34.2 试验方法
 - 34.3 检验规则
 - 35 供气消防车
 - 35.1 技术要求
 - 35.2 试验方法
 - 35.3 检验规则
 - 36 供液消防车
 - 36.1 技术要求
 - 36.2 试验方法
 - 36.3 检验规则
 - 37 消防车载装备、器材和附件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消防车标识要求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车载式供水系统
 - 附录C (规范性附录)车载式消防绞盘
 - 附录D (规范性附录)车载式呼吸空气填充系统
 - 附录E (规范性附录)拉臂钩
 - 附录F (资料性附录)随车器材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随车文件、工具和易损件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