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5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0.5.1 教育建筑内宜设置有线电视系统。有接收远程教育卫星的资源需求的学校宜设置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0.5.2 设有有线电视系统前端的教育建筑,应引入当地有线电视台信号,并宜预留卫星电视、学校自办节目的接口。
	10.5.3 当教育建筑只接收当地有线电视网节目信号时,有线电视系统的每500个终端宜设置一个光节点。
	10.5.4 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网络。
	10.5.5 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会堂、办公楼、食堂的公共活动场所应设置有线电视插座。学生活动室宜设置有线电视插座。
条文说明
    10.5.1 我国通过卫星发送的远程教育卫星资源主要有电视类节目、语音广播类节目、VBI数据广播节目和IP数据广播节目四类。电视类节目有6个频道。语音广播类节目有2个频道。VBI数据广播节目有3套,VBI为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场消隐期)的缩写,是利用场逆程叠加图文信息的一种数据广播技术,由于VBI信息利用广播电视信号传送,所以其具有覆盖面广、不占用信道的特点,是一种非常经济的传播手段。IP数据广播是通过UDP协议将教育信息打包后通过卫星传送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目前为我国卫星远程教育节目的主要传输方式,共有29个IP频道。学校的接收端通过相应的接收卡和接收软件就可以下载卫星IP数据广播节目,还可以利用卫星天线实现双向交互功能。处于边远地区的教育建筑,配置普通功能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就可以满足单向卫星电视远程教学的需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0.4 综合布线系统
 - 下一节:10.6 广播系统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校园电气总体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供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 3.3 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 4 供配电系统
 - 4.1 一般规定
 - 4.2 负荷分级
 - 4.3 供配电系统
 - 4.4 负荷计算
 - 4.5 自备电源
 - 5 低压配电
 - 5.1 一般规定
 - 5.2 低压配电系统
 - 5.3 导体选择
 - 5.4 低压电器的选择
 - 5.5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
 - 5.6 电击防护
 - 5.7 特低电压配电系统
 - 5.8 配电系统谐波抑制
 - 6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专用实验室布线要求
 - 6.3 特殊场所布线要求
 - 6.4 电气竖井
 - 7 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配电
 - 7.1 一般规定
 - 7.2 电子计算机
 - 7.3 多媒体设备
 - 7.4 生物、化学实验设备
 - 7.5 电力、电子实验设备
 - 7.6 大型实验设备
 - 8 电气照明
 - 8.1 一般规定
 - 8.2 照明标准
 - 8.3 照明方式与种类
 - 8.4 照明光源、灯具及附件
 - 8.5 照明控制
 - 8.6 应急照明
 - 9 防雷与接地
 - 9.1 一般规定
 - 9.2 建筑物防雷
 - 9.3 接地
 - 9.4 等电位联结
 - 9.5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 10 校园信息设施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通信系统
 - 10.3 信息网络系统
 - 10.4 综合布线系统
 - 10.5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0.6 广播系统
 - 10.7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 11 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
 - 11.3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 11.4 学校门户网站
 - 11.5 智能卡应用系统
 - 11.6 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
 - 12 校园公共安全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2.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2.4 应急响应系统
 - 13 电气设备抗震安全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电气设施选址及布置
 - 13.3 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 14 电气节能
 - 1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 14.2 照明系统的节能
 - 14.3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