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5 电力、电子实验设备
	7.5.1 电力拖动教学实验用交流电动机的供配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与照明负荷分开,且主回路应设隔离电器;
	    2 除应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外,还应装设断相保护;
	    3 电动机控制按钮或控制开关宜装设在电动机附近且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7.5.2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所用电机类设备,应由单独变压器供电,并应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7.5.3 集成光电子实验所用的材料外延设备、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研制工艺设备及其环境空调系统等持续运行的重要设备,宜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7.5.4 电子显微镜应设置在无振动干扰且外磁场骚扰小于设备要求的场所,当磁场骚扰值大于设备要求时,其房间应采取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扫描电子显微镜宜根据使用要求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条文说明
    7.5.2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一次开通实验同时投入的设备较多,且需在较短的时间(如100ms左右)提供较大的电流(如300A左右),在实验中系统还可能产生振荡,振荡所产生的频率、电压变化范围由接入实验的功率决定,因此,一般由单独变压器供电。同时,由于实验设备中,含无功发生器、变频器,还有直流输出,会产生谐波,最好能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7.5.3 重点高等院校承担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培养研究生。集成光电子实验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可分为材料外延设备、材料特征测评设备、半导体器件研制工艺设备、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及环境支持设备等五类。其中,材料外延设备和半导体器件研制工艺设备以及环境支持设备空调系统等,为持续运行设备,如中断供电,将造成重要科研失败等重大损失,其负荷最好作为一级负荷,由双重电源供电。
7.5.4 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领域,为高等院校常用教学实验及科研设备。其应用环境要求有两点比较特殊,一是远离振动干扰源,如:电机、电梯、公路、铁路、锻床等;二是避免磁场干扰,远离微波设备、高频发射设备、变压器、电视接收天线等。不同的电子显微镜,对避免振动干扰及外磁场骚扰的要求程度不尽相同。当磁场骚扰值大于设备要求时,其房间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如可在屋顶、墙壁用导电胶粘贴铜镍布,起电磁屏蔽作用,或用硅钢板构建屏蔽间,具体视设备要求及现场情况确定。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真空度要求较高,如中断供电,真空泵油有可能回流到样品室损害设备及实验,且重启设备达一定真空度需时间较长,因此电子显微镜宜配置UPS装置。
7.5.3 重点高等院校承担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并以此为平台培养研究生。集成光电子实验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可分为材料外延设备、材料特征测评设备、半导体器件研制工艺设备、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封装和测试设备以及环境支持设备等五类。其中,材料外延设备和半导体器件研制工艺设备以及环境支持设备空调系统等,为持续运行设备,如中断供电,将造成重要科研失败等重大损失,其负荷最好作为一级负荷,由双重电源供电。
7.5.4 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领域,为高等院校常用教学实验及科研设备。其应用环境要求有两点比较特殊,一是远离振动干扰源,如:电机、电梯、公路、铁路、锻床等;二是避免磁场干扰,远离微波设备、高频发射设备、变压器、电视接收天线等。不同的电子显微镜,对避免振动干扰及外磁场骚扰的要求程度不尽相同。当磁场骚扰值大于设备要求时,其房间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如可在屋顶、墙壁用导电胶粘贴铜镍布,起电磁屏蔽作用,或用硅钢板构建屏蔽间,具体视设备要求及现场情况确定。
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真空度要求较高,如中断供电,真空泵油有可能回流到样品室损害设备及实验,且重启设备达一定真空度需时间较长,因此电子显微镜宜配置UPS装置。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4 生物、化学实验设备
 - 下一节:7.6 大型实验设备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校园电气总体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供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 3.3 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 4 供配电系统
 - 4.1 一般规定
 - 4.2 负荷分级
 - 4.3 供配电系统
 - 4.4 负荷计算
 - 4.5 自备电源
 - 5 低压配电
 - 5.1 一般规定
 - 5.2 低压配电系统
 - 5.3 导体选择
 - 5.4 低压电器的选择
 - 5.5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
 - 5.6 电击防护
 - 5.7 特低电压配电系统
 - 5.8 配电系统谐波抑制
 - 6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专用实验室布线要求
 - 6.3 特殊场所布线要求
 - 6.4 电气竖井
 - 7 常用教学和实验设备配电
 - 7.1 一般规定
 - 7.2 电子计算机
 - 7.3 多媒体设备
 - 7.4 生物、化学实验设备
 - 7.5 电力、电子实验设备
 - 7.6 大型实验设备
 - 8 电气照明
 - 8.1 一般规定
 - 8.2 照明标准
 - 8.3 照明方式与种类
 - 8.4 照明光源、灯具及附件
 - 8.5 照明控制
 - 8.6 应急照明
 - 9 防雷与接地
 - 9.1 一般规定
 - 9.2 建筑物防雷
 - 9.3 接地
 - 9.4 等电位联结
 - 9.5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 10 校园信息设施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通信系统
 - 10.3 信息网络系统
 - 10.4 综合布线系统
 - 10.5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0.6 广播系统
 - 10.7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 11 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
 - 11.3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 11.4 学校门户网站
 - 11.5 智能卡应用系统
 - 11.6 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
 - 12 校园公共安全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2.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2.4 应急响应系统
 - 13 电气设备抗震安全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电气设施选址及布置
 - 13.3 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 14 电气节能
 - 1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 14.2 照明系统的节能
 - 14.3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