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2 沟和管的水力计算
	9.2.1 沟和管的水力计算,应包括依据设计流量确定沟和管所需的断面尺寸,以及检查水流速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等内容。
	9.2.2 沟或管的泄水能力Qc可按式(9.2.2)计算。
Qc=vA (9.2.2)
	    式中:v——沟或管内的平均流速(m/s);
	          A——过水断面面积(m2),各种沟或管过水断面的面积计算可按附录B执行。
	
图9.1.9 设计径流量计算过程
9.2.3 沟或管内的平均流速v可按式(9.2.3)计算。
	
(9.2.3)
	式中:n——沟壁或管壁的粗糙系数,可按表9.2.3查取;
	          R——水力半径(m),各种沟或管的水力半径计算式可参考附录B;
	
	  ρ——过水断面湿周(m);
	  I——水力坡度,无旁侧入流的明沟,水力坡度可采用沟的底坡;有旁侧入流的明沟,水力坡度可采用沟段的平均水面坡降。
	表9.2.3 沟壁或管壁的粗糙系数n
	
	9.2.4 浅沟可按以下要求计算其泄水能力:
	    1 单一横坡的浅三角形沟的泄水能力Qc可按式(9.2.4-1)计算。
	
(9.2.4-1)
	  式中:ih——沟或过水断面的横向坡度;
	          h——沟或过水断面的水深(m)。
	    2 复合横坡浅三角形沟的泄水能力可按式(9.2.4-1)计算泄水能力乘以系数ξ求得,ξ由式(9.2.4-2)确定。计算示意如图9.2.4 所示。
	
图9.2.4 双向开口且有变坡浅三角形沟过水断面计算图
3 其他深宽比小于1:6的浅沟的泄水能力可取式(9.2.2)的计算泄水能力乘以1.2 。
	
(9.2.4-2)
	 式中:α、β、γ——系数,其中 
。
	9.2.5 沟和管的允许流速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明沟的最小允许流速为0.4m/s,暗沟和管的最小允许流速为0.75m/s。
	    2 管的最大允许流速为: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
	    3 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可根据沟壁材料和水深修正系数确定。不同沟壁材料在水深为0.4~1.0m时的最大允许流速,可按表9.2.5-1取用;其他水深的最大允许流速,应乘以表9.2.5-2中相应的水深修正系数。
	表9.2.5-1 明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表9.2.5-2 最大允许流速的水深修正系数
	
9.2.4 过水断面的水面宽度远大于水深,以及沟或过水断面的水深与沟的水面宽度之比小于1:6时,水力半径不能充分反映这种断面的特性。因此,需要对公式进行修正。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9.1 水文计算
 - 下一节:9.3 泄水口水力计算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总体要求
 - 4 路界地表排水
 - 4.1 一般规定
 - 4.2 路面表面排水
 - 4.3 中央分隔带排水
 - 4.4 起高段排水
 - 4.5 坡面排水
 - 5 路面内部排水
 - 5.1 一般规定
 - 5.2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 5.3 排水基层
 - 5.4 排水垫层
 - 6 路界地下排水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下水勘察
 - 6.3 地下排水设施
 - 7 公路构造物、下穿道路及沿线设施排水
 - 7.1 桥面排水
 - 7.2 桥(涵)台和支挡构造物排水
 - 7.3 隧道排水
 - 7.4 下穿道路排水
 - 7.5 沿线设施排水
 - 8 特殊地区及特殊路段排水
 - 8.1 多年冻土地区
 - 8.2 膨胀土地区
 - 8.3 黄土地区
 - 8.4 盐渍土地区
 - 8.5 滑坡路段
 - 8.6 水环境敏感路段
 - 9 水文与水力计算
 - 9.1 水文计算
 - 9.2 沟和管的水力计算
 - 9.3 泄水口水力计算
 - 9.4 地下排水设施水力计算
 - 附录A 各种排水构造物用圬工材料强度要求
 - 附录B 各种沟管的水力半径和过水断面面积计算表
 - 附录C 开口式泄水口截流率计算诺谟图
 -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