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8 管道检测和试验
	12.8.1 公共浴场的给水排水系统的管道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施工监理、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等全部在场的情况下,依据设计图纸和本规程第12.4节的要求,对管道安装质量全数进行检查和试验。
	12.8.2 公共浴场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安装完成后,应按施工程序过程进行水压、闭水或灌水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生活热水管道系统、浴池循环水管道系统、加药管道系统等应进行水压试验;
	    2 隐蔽或埋设的各种承压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应确保管道不被损坏;
	    3 公共浴场的排水管道、浴池或水池、水箱等的泄水管应进行闭水或灌水试验;
	    4 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生活热水管道系统、浴池循环水管道系统、加药系统的管道在使用前,应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和消毒,并取样进行检验,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后方可投入使用。
	12.8.3 管道系统的试验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试验压力;
	    2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6MPa;
	    3 工程中间隐蔽工程水压试验完成后,应按本规程附录A表A.0.3格式填写检验记录。
	12.8.4 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前具备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应按系统全部安装完成;
	    2 管道的外观、位置、标高及其配套的坡度、标记、支架和吊架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 管道及管道连接处表面应洁净;
	    4 塑料管道系统应在安装完毕并在常温下养护24h,且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5 应关闭所有设备和管道连接的隔断阀门,封堵管道甩口,并打开管道系统上的管道阀门;
	    6 试验用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最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2倍,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压力表数量不应少于2块;压力表应安装在系统的最低部位,试验用压力表应设在试验加压泵附近;
	    7 试验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8 水压试验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冬季水压试验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并应在试验后立即泄空管内试验用水。
	12.8.5 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向管道内缓慢注满试验用水,并彻底排除管内空气;
	    2 用加压泵缓慢补水将压力升高至试验压力的升压时间不应少于10min。
	12.8.6 金属管道水压试验应在试验压力值下观测10min,当压力降不超过0.02MPa时,应将试验压力降到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并对管道系统进行检查,如无渗漏则判定为合格,并应按本规程附录表A. 0.4的格式填写压力试验记录。
	12.8.7 塑料管水压试验应进行1h的强度试验和2h的严密性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加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应停止加压并稳压1h,当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时可判定水压试验合格。
	    2 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立即连续进行,并应将水压试验压力降低到管道工作压力的1.15倍的水压状态,稳压2h;当压力下降不超过0.03MPa且管道所有连接部位无渗漏时,可判定为严密性试验合格,并应按本规程附录表A.0.4的格式填写压力试验记录。
	12.8.8 管道系统的各种阀门、附件、配件等应全数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应符合设计图纸、本规程第12.5节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规定,同时应按本规程附录表A.0.2填写质量验收表。
12.8.1、12.8.2 管道检测试验以水压试验为重点,对管道、管道接口等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是管道交付使用后不发生渗漏、输水畅通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工程验收之前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之一。
	12.8.4 管道水压试压应具备条文规定的条件方具有代表性和整体性,而且一般应以系统为单元进行检测和试验。
	    塑料管道为保证接口充分固化,为防止管道接口松动、脱口,应在安装完成24h后进行水压试验。
	12.8.5 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时,在快速高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在管端产生一定的推力,致使管段产生位移,甚至会导致接口松动或脱口。所以,条文强调管道水压试验时要求加压水泵以不少于10min的时间慢慢地向管内注水加压,以确保管道安全试验压力的准确。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2.7 设备及设施检测和试验
 - 下一节:12.9 系统功能检测试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洗浴水质、水温
 - 3.1 浴用原水水质
 - 3.2 浴池水水质
 - 3.3 浴用水水温
 - 4 浴池给水系统
 - 4.1 系统划分和选择
 - 4.2 循环式浴池给水系统
 - 4.3 浴池循环水净化
 - 5 淋浴设计
 - 5.1 淋浴设施
 - 5.2 用水定额及流量计算
 - 5.3 耗热量计算
 - 5.4 管道系统
 - 5.5 排水系统
 - 5.6 节水节能
 - 6 浴池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浴池设施
 - 6.3 特殊浴设施
 - 7 浴池水消毒与水质平衡
 - 7.1 一般规定
 - 7.2 氯制药品消毒
 - 7.3 臭氧消毒
 - 7.4 紫外线消毒
 - 7.5 其他消毒剂
 - 7.6 温泉和药浴池水消毒
 - 7.7 水质平衡
 - 8 洗浴水加热
 - 8.1 洗浴水水温
 - 8.2 热量计算
 - 8.3 热源及加热方式
 - 8.4 加热和贮热设备
 - 9 设备和管材
 - 9.1 一般规定
 - 9.2 过滤设备
 - 9.3 水泵和气泵
 - 9.4 消毒设备
 - 9.5 换热、加热及制冷设备
 - 9.6 管材及附件
 - 9.7 设备和管道保温
 - 9.8 水质监测和检测
 - 10 废水及余热利用
 - 10.1 废水利用
 - 10.2 余热利用
 - 10.3 热回收方式及回收设备
 - 11 设备机房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水泵和过滤设备布置
 - 11.3 加药间及药品贮存
 - 11.4 消毒设备用房
 - 11.5 其他设备设施用房
 - 12 施工及质量验收
 - 12.1 施工准备
 - 12.2 设备材料管理
 - 12.3 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
 - 12.4 管道安装
 - 12.5 专用附件和配件
 - 12.6 施工安全
 - 12.7 设备及设施检测和试验
 - 12.8 管道检测和试验
 - 12.9 系统功能检测试验
 - 12.10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 13 运行与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浴池水卫生管理
 - 13.3 浴池卫生管理
 - 13.4 设备运行及维护
 - 13.5 安全防护
 - 附录A 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 附录B 浴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