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2 热量计算
	8.2.1 公共淋浴、盥洗和浴池入浴者冲洗用热水的需热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进行计算。
	8.2.2 公共浴池的最大需热量应为每座浴池所需热量与系统的热损失之和,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座浴池的需热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中关于游泳池需热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 当温泉水原水水温低于40℃时,原水所需热量应按本规程第8.2.3条规定的热量计算公式计算确定。
	8.2.3 当温泉水原水水温低于60℃时,应对温泉水进行加热,并应确保温泉水贮热水箱内的水温不低于60℃,所需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8.2.2 公共浴池的使用环境条件与游泳池相近,但公共浴池的使用水温较高,故本条规定了每座浴池的耗热量按《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中游泳池耗热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如温泉原水温度低于浴池使用水温的要求,为保证入浴者的正常使用,应对其温泉原水进行加热,所需热量按本规程第8.2.3条规定公式进行计算。
	8.2.3 本条规定了温泉水水温低于40℃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及进行温泉水加热时的加热量计算公式。
	    由于水温在30℃~50℃之间是军团菌的最佳孳生环境,为了防止贮热水箱内壁繁殖军团菌,本条引用日本《关于预防军团菌必要措施的技术指南》的政府通告中的规定,为使贮热水箱内不产生军团菌,要求设置加热装置以保持箱内水温高于60℃的规定作为本条文的技术参数。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8.1 洗浴水水温
 - 下一节:8.3 热源及加热方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洗浴水质、水温
 - 3.1 浴用原水水质
 - 3.2 浴池水水质
 - 3.3 浴用水水温
 - 4 浴池给水系统
 - 4.1 系统划分和选择
 - 4.2 循环式浴池给水系统
 - 4.3 浴池循环水净化
 - 5 淋浴设计
 - 5.1 淋浴设施
 - 5.2 用水定额及流量计算
 - 5.3 耗热量计算
 - 5.4 管道系统
 - 5.5 排水系统
 - 5.6 节水节能
 - 6 浴池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浴池设施
 - 6.3 特殊浴设施
 - 7 浴池水消毒与水质平衡
 - 7.1 一般规定
 - 7.2 氯制药品消毒
 - 7.3 臭氧消毒
 - 7.4 紫外线消毒
 - 7.5 其他消毒剂
 - 7.6 温泉和药浴池水消毒
 - 7.7 水质平衡
 - 8 洗浴水加热
 - 8.1 洗浴水水温
 - 8.2 热量计算
 - 8.3 热源及加热方式
 - 8.4 加热和贮热设备
 - 9 设备和管材
 - 9.1 一般规定
 - 9.2 过滤设备
 - 9.3 水泵和气泵
 - 9.4 消毒设备
 - 9.5 换热、加热及制冷设备
 - 9.6 管材及附件
 - 9.7 设备和管道保温
 - 9.8 水质监测和检测
 - 10 废水及余热利用
 - 10.1 废水利用
 - 10.2 余热利用
 - 10.3 热回收方式及回收设备
 - 11 设备机房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水泵和过滤设备布置
 - 11.3 加药间及药品贮存
 - 11.4 消毒设备用房
 - 11.5 其他设备设施用房
 - 12 施工及质量验收
 - 12.1 施工准备
 - 12.2 设备材料管理
 - 12.3 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
 - 12.4 管道安装
 - 12.5 专用附件和配件
 - 12.6 施工安全
 - 12.7 设备及设施检测和试验
 - 12.8 管道检测和试验
 - 12.9 系统功能检测试验
 - 12.10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 13 运行与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浴池水卫生管理
 - 13.3 浴池卫生管理
 - 13.4 设备运行及维护
 - 13.5 安全防护
 - 附录A 施工验收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 附录B 浴池池水净化处理维护管理内容及格式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