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5 通信钢塔桅结构
(Ⅰ)抗震措施鉴定
	11.5.1 钢塔桅结构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塔桅结构不应有明显的倾斜,构件应无弯曲等。自立式塔架中心整体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500,单管塔和桅杆不得大于1/750。
	    2 结构构件应无严重锈蚀。已锈蚀构件应通过取样检测实际截面尺寸,其承载力降低不应超过原设计的10%。
	11.5.2 6度~9度时,钢塔桅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塔桅结构构件长细比,应符合表11.5.2的要求。
	表11.5.2 通信钢塔桅结构构件长细比限值
	
	    2 节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板连接的节点,其板面贴合率不应低于75%;
	        2)法兰连接的节点,法兰接触面的贴合率不应低于75%,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1.5mm;
	        3)位于振动部位的螺栓均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4)焊缝外观质量应无裂纹等缺陷;
	        5)柱脚基础二次浇灌层应结合密实,地脚锚栓间距不宜小于锚栓直径的4倍,锚栓直径和最小埋置深度应符合本标准第10.4.6条的要求。
	    3 桅杆拉线应对称、均匀,预紧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与拉耳和线夹应连接牢固。
	    4 塔桅结构的地基基础,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有关规定。
(Ⅱ)抗震承载力验算
	11.5.3 6度~8度时,符合本节抗震措施要求的钢塔塔桅结构可抗震承载力验算。
	11.5.4 塔桅结构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塔桅结构的抗震验算,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底部剪力法,其阻尼比可取0.03。
	    2 地震作用计算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自重标准值和各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结构自重和各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结构自重(结构和构配件自重、固定设备自重等)应取1.0;
	        2)平台活荷载可取0.5;
	        3)平台雪荷载可取0.5;
	        4)雪荷载与活荷载可不重复计入,应取其大者计算。
	    3 9度时的钢塔桅结构,应同时计入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4 A、B类塔桅结构应分别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对地震影响系数进行调整,但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可不作调整。
	    5 建在屋顶上的塔桅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1.5~2.5,或按楼面反应谱或按整体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
11.5.2、11.5.3 在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对微波塔的规定中,6度~8度时自立式铁塔、微波塔、拉线杆塔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不包括建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塔桅结构。建在房顶上的塔桅结构,尚应计入建筑的放大效应。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 4.1 场 地
 - 4.2 地基和基础
 - 5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震作用和效应调整
 - 5.3 抗震验算
 - 6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A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6.3 B类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 钢框排架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A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7.3 B类框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 8 通廊
 - 8.1 一般规定
 - 8.2 砌体结构通廊
 - 8.3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廊
 - 8.4 钢结构通廊
 - 9 筒仓
 - 9.1 一般规定
 - 9.2 砌体筒仓
 - 9.3 钢筋混凝土筒仓
 - 9.4 钢 筒 仓
 - 10 容器和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卧式容器基础结构
 - 10.3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4 球形储罐基础结构
 - 10.5 塔型设备基础结构
 - 11 支架及构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管道支架
 - 11.3 变电构架和支架
 - 11.4 索道支架
 - 11.5 通信钢塔桅结构
 - 12 锅炉钢结构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抗震措施鉴定
 - 12.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3 井塔
 - 13.1 一般规定
 - 13.2 A类井塔抗震鉴定
 - 13.3 B类井塔抗震鉴定
 - 14 井架
 - 14.1 一般规定
 - 14.2 A类井架抗震鉴定
 - 14.3 B类井架抗震鉴定
 - 15 电视塔
 - 15.1 一般规定
 - 15.2 抗震措施鉴定
 - 15.3 抗震承载力验算
 - 16 冷却塔
 - 16.1 自然通风冷却塔
 - 16.2 机力通风冷却塔
 - 17 焦炉基础
 - 17.1 一般规定
 - 17.2 A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7.3 B类焦炉基础抗震鉴定
 - 18 回转窑和竖窑基础
 - 18.1 一般规定
 - 18.2 A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8.3 B类回转窑和竖窑基础抗震鉴定
 - 19 高炉系统结构
 - 19.1 一般规定
 - 19.2 高 炉
 - 19.3 热 风 炉
 - 19.4 除尘器、洗涤塔
 - 20 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
 - 20.1 一般规定
 - 20.2 A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0.3 B类钢筋混凝土浓缩池、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 砌体沉淀池、蓄水池
 - 21.1 一般规定
 - 21.2 A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1.3 B类砌体沉淀池、蓄水池抗震鉴定
 - 22 尾矿坝
 - 22.1 一般规定
 - 22.2 抗震措施鉴定
 - 22.3 抗震验算
 - 附录A 砌体、混凝土、钢筋材料性能设计指标
 - 附录B 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
 - 附录C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
 - 附录D 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调整
 - 附录E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 附录F 填充墙框架抗震验算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