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2.1 一般规定
12.1.1 发光二极管生产厂房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应满足环境控制静电放电、防止静电危害事故的要求。
12.1.2 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应按照发光二极管生产工序的要求进行分级。防静电工作区静电电位绝对值应小于产品的静电电位安全值。
12.1.3 发光二极管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标准适用工序可按表12.1.3确定。
表12.1.3 发光二极管生产厂房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标准适用工序
	
注:1 发光二极管制造设备可按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三级标准设计;
2 成品库成品货架可按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三级标准设计。
12.1.4 发光二极管生产厂房防静电工作区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 50611的有关规定。
12.1.1 防静电工作区的确定边界,可以是建筑的实体介质(如墙、柱、门窗、地面、顶棚等),也可以是空间的界定范围(见图1)。
	
图1 防静电工作区边界的空间界定
注:图中最外层六面体是建筑的实质性边界,即墙、柱、门窗、顶棚、地面。
防静电工作区范围界定,应根据工艺要求、环境构成、防静电控制要素综合考虑,发光二极管厂房防静电工作区常见的布置方式可如图1(b)。
12.1.2、12.1.3 防静电工作区设计首先应符合工艺要求,当工艺要求不明确时,设计可参考表12.1.3确定防静电工作区分级,当发光二极管生产工序对静电防护要求较高时可取二级,当发光二极管生产工序对静电防护要求较低时可取三级。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2 防静电
 - 下一节:12.2 防静电措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与生产协作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布置
 - 5 总图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平面布置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设计
 - 8 动力及气体工程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动力气体供应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处理
 - 10.6 消防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自控
 - 11.4 通信
 - 11.5 安全防护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空间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线布置
 - 附录A 发光二极管典型生产环境要求
 - 附录B 发光二极管生产工艺动力品质要求
 - 附录C 发光二极管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
 - C.1 整体流程
 - C.2 分步流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