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2 防雷与接地
11.2.1 发光二极管厂房的防雷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11.2.2 发光二极管厂房生产设备的功能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有特殊接地要求的设备,应满足设备要求的接地电阻值。
11.2.3 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电磁兼容性接地、建筑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并应遵循等电位联结的原则,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且不宜大于1Ω。
11.2.4 选择分散接地方式时,各种功能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应远离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体。分开设置的接地系统接地极与共用接地系统接地极应保持20m及以上的间距。
11.2.2 综合发光二极管厂房功能接地电阻要求,通常1Ω是功能接地要求均能满足的电阻值。
11.2.3 由于发光二极管工厂工艺设备大部分为国外制造,各国采用的标准不同,所以对工艺设备和生产线的接地要求也不同,但是,在实际设计中,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各种功能的接地单独引出接线的方式一般各方均能接受,故推荐采用此方式。
11.2.4 有资料表明,不同功能的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保持20m的距离能够防止雷电反击。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1 供配电与照明
 - 下一节:11.3 自控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工艺
 - 4.1 一般规定
 - 4.2 基本工序与生产协作
 - 4.3 工艺区划
 - 4.4 设备布置
 - 5 总图
 - 5.1 厂址选择
 - 5.2 总平面布置
 - 6 建筑
 - 6.1 一般规定
 - 6.2 防火及安全疏散
 - 7 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设计
 - 8 动力及气体工程
 - 8.1 冷热源
 - 8.2 大宗气体供应
 - 8.3 特种气体供应
 - 8.4 动力气体供应
 - 9 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与净化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 9.3 空气调节与净化
 - 9.4 防排烟
 - 10 给水排水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一般给水排水
 - 10.3 纯水
 - 10.4 工艺冷却循环水
 - 10.5 废水处理
 - 10.6 消防
 - 11 电气
 - 11.1 供配电与照明
 - 11.2 防雷与接地
 - 11.3 自控
 - 11.4 通信
 - 11.5 安全防护
 - 12 防静电
 - 12.1 一般规定
 - 12.2 防静电措施
 - 12.3 防静电接地
 - 13 空间管理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管线布置
 - 附录A 发光二极管典型生产环境要求
 - 附录B 发光二极管生产工艺动力品质要求
 - 附录C 发光二极管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
 - C.1 整体流程
 - C.2 分步流程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