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A 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 道路、铁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
A.0.1 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1的规定。
	
    注:1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交叉净距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当有困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至4.5m。
2 道路交叉净距应从路拱面算起。
A.0.2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2的规定。
	 
	
	
	
	

2 道路交叉净距应从路拱面算起。
A.0.2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2的规定。
	表A.0.2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建筑的最小净距(m)


	    注: 1 当管线埋深大于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深度时,应用土壤内摩擦角校正表中数值。
2 管线与铁路、道路间的水平净距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105m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
3 本表不适用湿陷性黄土地区。
A.0.3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3的规定。
2 管线与铁路、道路间的水平净距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105m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
3 本表不适用湿陷性黄土地区。
A.0.3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3的规定。


	        注: 1 热力管道与电缆间不能保持2.00m 净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 表中数值为1.00m 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0.50m 以及表中数值为1.50m 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1.00m 时,表中数值应适当增加。
2 表中数值为1.00m 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0.50m 以及表中数值为1.50m 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1.00m 时,表中数值应适当增加。
	                3 当压缩空气管道平行敷设在热力管沟基础上时,其净距可减小至0.15m 。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18.3 管道布置和敷设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锅炉房的布置
 - 4.1 位置的选择
 - 4.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 4.3 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 4.4 工艺布置
 - 5 燃煤系统
 - 5.1 燃煤设施
 - 5.2 煤、灰渣和石灰石的贮运
 - 6 燃油系统
 - 6.1 燃油设施
 - 6.2 燃油的贮运
 - 7 燃气系统
 - 8 锅炉烟风系统
 - 9 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
 - 9.1 锅炉给水设备
 - 9.2 水处理
 - 10 供热热水制备
 - 10.1 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
 - 10.2 热水制备设施
 - 11 监测和控制
 - 11.1 监测
 - 11.2 控制
 - 12 化验和检修
 - 12.1 化验
 - 12.2 检修
 - 13 锅炉房管道
 - 13.1 汽水管道
 - 13.2 燃油管道
 - 13.3 燃气管道
 - 14 保温和防腐蚀
 - 14.1 保温
 - 14.2 防腐蚀
 - 15 土建、电气、供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 15.1 土建
 - 15.2 电气
 - 15.3 供暖通风
 - 15.4 给水排水
 - 16 环境保护
 - 16.1 大气污染物防治
 - 16.2 噪声与振动防治
 - 16.3 废水治理
 - 16.4 固体废弃物治理
 - 16.5 绿化
 - 17 消防
 - 18 室外热力管道
 - 18.1 一般规定
 - 18.2 管道系统
 - 18.3 管道布置和敷设
 - 附录A 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 道路、铁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