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6 平战转换
	6.6.1 设置在防空地下室清洁区内,供平时使用的生活水池(箱)、消防水池(箱)可兼作战时贮水池(箱),但应有能在3d内完成系统转换及充水的措施。
	6.6.2 二等人员掩蔽所内的贮水池(箱)及增压设备,当平时不使用时,可在临战时构筑和安装。但必须一次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应注明在工程施工时的预留孔洞和预埋好进水、排水等管道的接口,且应设有明显标志。还应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能在15d转换时限内施工完毕。
	6.6.3 平时不使用的淋浴器和加热设备可暂不安装,但应预留管道接口和固定设备用的预埋件。
	6.6.4 专供平时使用的管道,当需穿过防空地下室临战封堵墙或抗爆隔墙时,宜设置便于管道临时截断、封堵的措施。
	6.6.5 临战转换的转换工作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
条文说明
    6.6.1 生活饮用水在3天转换时限内充满的要求是依据现行《战技要求》制定的。在防空地下室清洁区内设置的供平时使用的消防水池,如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水池,在战时也允许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池使用。本规定的目的是降低工程造价及便于临战转换。由于战时掩蔽人员只是在短时间内饮用混凝土水池内的水,从混凝土生活饮用水水池在我国长期使用的历史分析,战时短时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临战前需要对水池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补充新鲜的城市自来水。该水池的用水可作为战时生活饮用水或洗消用水。
是否将消防水池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消防系统的复杂程度、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消防系统很复杂,需穿越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多,则宜将消防水池放在非防护区。
6.6.2 二等人员掩蔽所中平时不使用的生活饮用水贮水箱,允许平时预留位置。可在临战时构筑的规定是出于如下考虑:首先是拼装式钢板水箱和玻璃钢水箱的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可靠,而且拼装的周期较短,货源又易于解决;二是战时使用的水箱一般容量较大,占用有效面积较多,如果平时不建水箱,可以提高平时面积使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为使战时使用得以落实,故要求“必须一次完成施工图设计”;要求水箱进水管必须接到贮水间,溢流、放空排水有排放处。转换时限15天的要求是根据现行《战技要求》的规定制定的。
6.6.4 本条规定是为了便于临战转换及战后管道系统的恢复。
是否将消防水池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消防系统的复杂程度、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消防系统很复杂,需穿越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多,则宜将消防水池放在非防护区。
6.6.2 二等人员掩蔽所中平时不使用的生活饮用水贮水箱,允许平时预留位置。可在临战时构筑的规定是出于如下考虑:首先是拼装式钢板水箱和玻璃钢水箱的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可靠,而且拼装的周期较短,货源又易于解决;二是战时使用的水箱一般容量较大,占用有效面积较多,如果平时不建水箱,可以提高平时面积使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为使战时使用得以落实,故要求“必须一次完成施工图设计”;要求水箱进水管必须接到贮水间,溢流、放空排水有排放处。转换时限15天的要求是根据现行《战技要求》的规定制定的。
6.6.4 本条规定是为了便于临战转换及战后管道系统的恢复。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6.5 柴油电站的给排水及供油
 - 下一节:7 电气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建筑
 - 3.1 一般规定
 - 3.2 主体
 - 3.3 出入口
 - 3.4 通风口、水电口
 - 3.5 辅助房间
 - 3.6 柴油电站
 - 3.7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
 - 3.8 防水
 - 3.9 内部装修
 - 4 结构
 - 4.1 一般规定
 - 4.2 材料
 - 4.3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空气冲击波、土中压缩波参数
 - 4.4 核武器爆炸地面空气冲击波、土中压缩波参数
 - 4.5 核武器爆炸动荷载
 - 4.6 结构动力计算
 - 4.7 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等效静荷载
 - 4.8 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常用结构等效静荷载
 - 4.9 荷载组合
 - 4.10 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
 - 4.11 构造规定
 - 4.12 平战转换设计
 - 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5.1 一般规定
 - 5.2 防护通风
 - 5.3 平战结合及平战功能转换
 - 5.4 采暖
 - 5.5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 5.6 空气调节
 - 5.7 柴油电站的通风
 - 6 给水、排水
 - 6.1 一般规定
 - 6.2 给水
 - 6.3 排水
 - 6.4 洗消
 - 6.5 柴油电站的给排水及供油
 - 6.6 平战转换
 - 7 电气
 - 7.1 一般规定
 - 7.2 电源
 - 7.3 配电
 - 7.4 线路敷设
 - 7.5 照明
 - 7.6 接地
 - 7.7 柴油电站
 - 7.8 通信
 - 附录A 常用扩散室、扩散箱的内部空间最小尺寸
 - 附录B 常规武器地面爆炸动荷载
 - 附录C 常用结构构件对称型基本自振圆频率计算
 - 附录D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
 - D.1 一般规定
 - D.2 承载力计算
 - D.3 构造要求
 - 附录E 钢筋混凝土反梁设计要点
 - E.1 承载力计算
 - E.2 构造要求
 - 附录F 消波系统
 - 附录G 浅埋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 附录H 深埋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