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P 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及极惯性矩计算公式
P.0.1 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um以及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Is,应根据柱所处的部位分别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图P.0.1-1
1. 对于内柱,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um=2c1+2c2                        (P.0.1-1)
	
    (P.0.1-2)
	 c1=hc+h0                        (P.0.1-3)
	c2=bc+h0                         (P.0.1-4)
	cAB=c1/2                          (P.0.1-5)
	式中:hc——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柱截面的边长(m);
	      bc——垂直于hc的柱截面边长(m)。
	    2. 对于边柱,应按式(P.0.1-6)~式(P.0.1-11)进行计算。公式(P.0.1-6)~式(P.0.1-11)适用于柱外侧齐筏板边缘的边柱。对外伸式筏板,边柱柱下筏板冲切临界截面的计算模式应根据边柱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和柱子的边长确定。当边柱外侧的悬挑长度小于或等于(h0+0.5bc)时,冲切临界截面可计算至垂直于自由边的板端,计算c1及IS值时应计及边柱外侧的悬挑长度;当边柱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大于(h0+0.5bc)时,边柱柱下筏板冲切临界截面的计算模式同内柱。
	
图P.0.1-2
	um=2c1+2c2                        (P.0.1-6)
	
(P.0.1-7)
	c1=hc+h0/2                 (P.0.1-8)
	c2=bc+h0                    (P.0.1-9)
	
 (P.0.1-10) (P.0.1-11)
	式中: 
 ——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位置(m)。
	    3. 对于角柱,应按式(P.0.1-12)~式(P.0.1-17)进行计算。公式(P.0.1-12)~式(P.0.1-17)适用于柱两相邻外侧齐筏板边缘的角柱。对外伸式筏板,角柱柱下筏板冲切临界截面的计算模式应根据角柱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和柱子的边长确定。 当角柱两相邻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分别小于或等于(h0+0.5bc)和(hc+0.5hc)时,冲切临界截面可计算至垂直于自由边的板端,计算c1、c2及Is值应计及角柱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当角柱两相邻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大于(h0+0.5bc)和(h0+0.5hc)时,角柱柱下筏板冲切临界截面的计算模式同内柱。
	
	图P.0.1-3
	
	um=c1+c2                        (P.0.1-12)
	
(P.0.1-13)
	c1=hc+h0/2           (P.0.1-14)
	c2=bc+h0/2           (P.0.1-15)
	
(P.0.1-16)(P.0.1-17)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 4.1 岩土的分类
 - 4.2 工程特性指标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 5.2 承载力计算
 - 5.3 变形计算
 - 5.4 稳定性计算
 - 6 山区地基
 - 6.1 一般规定
 - 6.2 土岩组合地基
 - 6.3 填土地基
 - 6.4 滑坡防治
 - 6.5 岩石地基
 - 6.6 岩溶与土洞
 - 6.7 土质边坡与重力式挡墙
 - 6.8 岩石边坡与岩石锚杆挡墙
 - 7 软弱地基
 - 7.1 一般规定
 - 7.2 利用与处理
 - 7.3 建筑措施
 - 7.4 结构措施
 - 7.5 大面积地面荷载
 - 8 基 础
 - 8.1 无筋扩展基础
 - 8.2 扩展基础
 - 8.3 柱下条形基础
 - 8.4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 8.5 桩基础
 - 8.6 岩石锚杆基础
 - 9 基坑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基坑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
 - 9.3 土压力与水压力
 - 9.4 设计计算
 - 9.5 支护结构内支撑
 - 9.6 土层锚杆
 - 9.7 基坑工程逆作法
 - 9.8 岩体基坑工程
 - 9.9 地下水控制
 - 10 检验与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检验
 - 10.3 监测
 - 附录A 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 附录B 碎石土野外鉴别
 - 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E 抗剪强度指标c、φ标准值
 - 附录F 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
 - 附录G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及建筑基础底面下允许冻土层最大厚度
 - 附录H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J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 附录K 附加应力系数α、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
 - 附录L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是ka
 - 附录M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 附录N 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沉降量计算
 - 附录P 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及极惯性矩计算公式
 - 附录Q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R 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 附录S 单桩水平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T 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U 阶梯形承台及锥形承台斜截面受剪的截面宽度
 - 附录V 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 附录W 基坑抗渗流稳定性计算
 - 附录Y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