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5 地球物理勘探
	9.5.1 岩土工程勘察中可在下列方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
	    1. 作为钻探的先行手段,了解隐蔽的地质界线、界面或异常点;
	    2. 在钻孔之间增加地球物理勘探点,为钻探成果的内插、外推提供依据;
	    3. 作为原位测试手段,测定岩土体的波速、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卓越周期、电阻率、放射性辐射参数、土对金属的腐蚀性等。
	9.5.2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2. 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埋藏深度和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3. 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4. 在有代表性地段进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
9.5.3 地球物理勘探,应根据探测对象的埋深、规模及其与周围介质的物性差异,选择有效的方法。
9.5.4 地球物理勘探成果判释时,应考虑其多解性,区分有用信息与干扰信号。需要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探测,进行综合判释,并应有已知物探参数或一定数量的钻孔验证。
	    本节内容仅涉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般原则,目的在于指导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师结合工程特点选择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强调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与地球物理勘探的工程师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方案,分析判释成果。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应执行现行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规程的有关规定。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技术方法出现。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瞬态多道面波法、地震CT、电磁波CT法等,效果很好。当前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详见表9.2。
表9.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适用范围
	
	续表 9.2
	
	
	续表 9.2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9.4 岩土试样的采取
 - 下一节:10 原位测试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 号
 - 3 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
 - 3.1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 3.2 岩石的分类和鉴定
 - 3.3 土的分类和鉴定
 - 4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 4.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
 - 4.2 地下洞室
 - 4.3 岸边工程
 - 4.4 管道和架空线路工程
 - 4.5 废弃物处理工程
 - 4.6 核电厂
 - 4.7 边坡工程
 - 4.8 基坑工程
 - 4.9 桩基础
 - 4.10 地基处理
 - 4.11 既有建筑物的增载和保护
 - 5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5.1 岩溶
 - 5.2 滑坡
 - 5.3 危岩和崩塌
 - 5.4 泥 石 流
 - 5.5 采空区
 - 5.6 地面沉降
 - 5.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 5.8 活动断裂
 - 6 特殊性岩土
 - 6.1 湿陷性土
 - 6.2 红黏土
 - 6.3 软 土
 - 6.4 混合土
 - 6.5 填土
 - 6.6 多年冻土
 - 6.7 膨胀岩土
 - 6.8 盐渍岩土
 - 6.9 风化岩和残积土
 - 6.10 污染土
 - 7 地下水
 - 7.1 地下水的勘察要求
 - 7.2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 7.3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 8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 9 勘探和取样
 - 9.1 一般规定
 - 9.2 钻探
 - 9.3 井探、槽探和洞探
 - 9.4 岩土试样的采取
 - 9.5 地球物理勘探
 - 10 原位测试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载荷试验
 - 10.3 静力触探试验
 - 10.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10.5 标准贯入试验
 - 10.6 十字板剪切试验
 - 10.7 旁压试验
 - 10.8 扁铲侧胀试验
 - 10.9 现场直接剪切试验
 - 10.10 波速测试
 - 10.11 岩体原位应力测试
 - 10.12 激振法测试
 - 11 室内试验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 11.3 土的压缩一固结试验
 - 11.4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 11.5 土的动力性质试验
 - 11.6 岩石试验
 - 12 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
 - 12.1 取样和测试
 - 12.2 腐蚀性评价
 - 13 现场检验和监测
 - 13.1 一般规定
 - 13.2 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
 - 13.3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监测
 - 13.4 地下水的监测
 - 1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 14.3 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
 -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 附录D 膨胀土初判方法
 -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 附录H 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