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灌浆及封锚
	主控项目
	6.5.1 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2 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2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
	    3 当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性能试验报告。
	6.5.3 现场留置的灌浆用水泥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试件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组应留取6个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并应标准养护28d;
	    2 试件抗压强度应取6个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5.4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50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6.5.5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锚具外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应少于5束。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条文说明
    
	6.5.1 预应力筋张拉后处于高应力状态,对腐蚀非常敏感,所以应尽早对孔道进行灌浆。灌浆是对预应力筋的永久保护措施,要求孔道内水泥浆饱满、密实,完全握裹住预应力筋。灌浆质量的检验应着重现场观察检查,必要时也可凿孔或采用无损检查。
	6.5.2 灌浆用水泥浆在满足必要的稠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泌水率,以获得密实饱满的灌浆效果。水泥浆中水的泌出往往造成孔道内的空腔,并引起预应力筋腐蚀。1%左右的泌水一般可被灰浆吸收,因此应按本条的规定控制泌水率。水泥浆中的氯离子会腐蚀预应力筋,而预应力筋对腐蚀非常敏感,故水泥和外加剂中均不能含有对预应力筋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氯离子的含量需严加控制,计算水泥浆中的氯离子含量时,应包含水、掺合料、水泥及骨料中的氯离子。
	    水泥浆的适度膨胀有利于提高灌浆密实性,提高灌浆饱满度,但过度的膨胀可能造成孔道破损,反而影响预应力工程质量,故应控制其膨胀率,本规范用自由膨胀率来控制,并考虑普通灌浆工艺和真空灌浆工艺的差异。
	6.5.3 灌浆质量应强调其密实性从而对预应力筋提供可靠的防腐保护,而孔道灌浆材料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粘结力同时也是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前提。参考国外的有关规定并考虑目前建筑工程中强度为30MPa的孔道灌浆材料可有效提供对预应力筋的防护并提供足够的粘结力,故本条规定了孔道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
	    留置试件时应采用带底模的钢试模,直接采用试验结果评定孔道灌浆材料强度。
	6.5.4 为确保暴露于结构外的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能够正常工作,应防止锚具和外露预应力筋锈蚀,为此,应遵照设计要求执行,并在施工方案中作出具体规定,并且需满足本条的规定。
	    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分两步进行检查:在封锚前应检查封锚模板的安装质量,混凝土浇筑后应复查封锚混凝土的外形尺寸,确保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本条的要求。
	6.5.5 预应力筋外露长度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锚具正常工作及氧-乙炔焰切割时可能的热影响,切割位置不宜距离锚具太近,同时不应影响构件安装。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 则
 - 2 术 语
 - 3 基本规定
 - 4 模板分项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模板安装
 - 5 钢筋分项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
 - 5.3 钢筋加工
 - 5.4 钢筋连接
 - 5.5 钢筋安装
 - 6 预应力分项工程
 - 6.1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制作与安装
 - 6.4 张拉和放张
 - 6.5 灌浆及封锚
 - 7 混凝土分项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材料
 - 7.3 混凝土拌合物
 - 7.4 混凝土施工
 - 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外观质最
 - 8.3 位置和尺寸偏差
 - 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预制构件
 - 9.3 安装与连接
 - 1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 10.1 结构实体检验
 - 1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 附录A 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B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 B.1 检验要求
 - B.2 检验方法
 - 附录C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 附录D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 附录E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 附录F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