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8.4 节水措施
	8.4.1 避免管网漏损应采取下列措施:
	    1 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件与管道宜配套提供;
	    2 选用高性能的阀门;
	    3 合理设计供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
	    4 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
	8.4.2 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要求。
	8.4.3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的控制器;
	    2 采用微灌方式时,应在供水管路的入口处设过滤装置。
	8.4.4 水表应按照使用用途和管网漏损检测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建筑每个居住单元和景观、灌溉等不同用途的供水均应设置水表;
	    2 公共建筑应对不同用途和不同付费单位的供水设置水表。
8.4.2 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等。
节水器具可作如下选择:
1 公共卫生间洗手盆应采用感应式水嘴或延时自闭式水嘴;
2 蹲式大便器、小便器宜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感应式冲洗阀;
3 住宅建筑中坐式大便器宜采用设有大、小便分档的冲洗水箱;不得使用一次冲洗水量大于6L的坐式大便器;
4 水嘴、淋浴喷头宜设置限流配件。
8.4.3 绿化灌溉鼓励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鼓励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的控制器。
喷灌是充分利用市政给水、中水的压力通过管道输送将水通过喷头进行喷洒灌溉,或采用雨水以水泵加压供应喷灌用水。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等。微灌是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可以缓慢而均匀的直接向植物的根部输送计量精确的水量,从而避免了水的浪费。
喷灌比地面漫灌省水约30%~50%,安装雨天关闭系统,可再节水15%~20%。微灌除具有喷灌的主要优点外,比喷灌更节水(约15%)、节能(50%~70%)。
8.4.4 按使用性质设水表是供水管理部门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将水表适当分区集中设置或设置远传水表;当建筑项目内设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时,建议将所有水表计量数据统一输入该系统,以达到漏水探查监控的目的。
公共建筑应对不同用途和不同付费单位的供水设置水表,如餐饮、洗浴、中水补水、空调补水等。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绿色设计策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策划内容
 - 5 场地与室外环境
 - 5.1 一般规定
 - 5.2 场地要求
 - 5.3 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 5.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 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2 空间合理利用
 - 6.3 日照和天然采光
 - 6.4 自然通风
 - 6.5 围护结构
 - 6.6 室内声环境
 - 6.7 室内空气质量
 - 6.8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 6.9 延长建筑寿命
 - 7 建筑材料
 - 7.1 一般规定
 - 7.2 节材
 - 7.3 选材
 - 8 给水排水
 - 8.1 一般规定
 - 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 8.3 供水系统
 - 8.4 节水措施
 - 9 暖通空调
 - 9.1 一般规定
 - 9.2 暖通空调冷热源
 - 9.3 暖通空调水系统
 - 9.4 空调通风系统
 - 9.5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 10 建筑电气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供配电系统
 - 10.3 照明
 - 10.4 电气设备节能
 - 10.5 计量与智能化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