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1 一般规定
4.1.1 绿色设计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建设目标及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并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书。
4.1.2 绿色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
    
      
4.1.2 绿色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
条文说明
    4.1.1 绿色设计策划的目的是指明绿色设计的方向,预见并提出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建筑设计的内容,将总体规划思想科学地贯彻到设计中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绿色设计策划的成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方案设计策略的选择,对于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绿色设计策划时宜提倡采用本土、适宜的技术,提倡采用性能化、精细化与集成化的设计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验证、优化调整与造价分析,保证在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技术合理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建设工程的投资。
绿色建筑强调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过大的建筑面积设置、不必要的功能布置,造成空间闲置,以及设施、设备的过分高端配置等都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建筑在运行过程中资源消耗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在策划阶段得到解决。
4.1.2 设计策划目标的确定和实现,需要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需综合平衡各阶段、各因素的利益,积极协调各参与方、各专业之间的关系。通过组建“绿色团队”确立项目目标,是实现绿色建筑最基础的步骤。
“绿色团队”的组成可包括建筑开发商、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咨询顾问、承包商等。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由每个成员完成他们的职责,然后传递给下一家。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从分阶段、划区块的工作模式,转换到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模式,“绿色团队”成员要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
绿色设计策划的成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方案设计策略的选择,对于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绿色设计策划时宜提倡采用本土、适宜的技术,提倡采用性能化、精细化与集成化的设计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定量验证、优化调整与造价分析,保证在全寿命周期内经济技术合理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建设工程的投资。
绿色建筑强调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过大的建筑面积设置、不必要的功能布置,造成空间闲置,以及设施、设备的过分高端配置等都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建筑在运行过程中资源消耗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在策划阶段得到解决。
4.1.2 设计策划目标的确定和实现,需要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需综合平衡各阶段、各因素的利益,积极协调各参与方、各专业之间的关系。通过组建“绿色团队”确立项目目标,是实现绿色建筑最基础的步骤。
“绿色团队”的组成可包括建筑开发商、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咨询顾问、承包商等。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由每个成员完成他们的职责,然后传递给下一家。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从分阶段、划区块的工作模式,转换到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模式,“绿色团队”成员要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绿色设计策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策划内容
 - 5 场地与室外环境
 - 5.1 一般规定
 - 5.2 场地要求
 - 5.3 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 5.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 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2 空间合理利用
 - 6.3 日照和天然采光
 - 6.4 自然通风
 - 6.5 围护结构
 - 6.6 室内声环境
 - 6.7 室内空气质量
 - 6.8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 6.9 延长建筑寿命
 - 7 建筑材料
 - 7.1 一般规定
 - 7.2 节材
 - 7.3 选材
 - 8 给水排水
 - 8.1 一般规定
 - 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 8.3 供水系统
 - 8.4 节水措施
 - 9 暖通空调
 - 9.1 一般规定
 - 9.2 暖通空调冷热源
 - 9.3 暖通空调水系统
 - 9.4 空调通风系统
 - 9.5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 10 建筑电气
 - 10.1 一般规定
 - 10.2 供配电系统
 - 10.3 照明
 - 10.4 电气设备节能
 - 10.5 计量与智能化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