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B.2 雷击损害风险和风险分量
	B.2.1 对应于损失类型,雷击损害风险应分为以下四类:
	      1 风险R1:人身伤亡损失风险;
	      2 风险R2:公众服务损失风险;
	      3 风险R3:文化遗产损失风险;
	      4 风险R4:经济损失风险。
	B.2.2 雷击建筑物S1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1 风险分量RA:离建筑物户外3m以内的区域内,因接触和跨步电压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分量;
	      2 风险分量RB:建筑物内因危险火花触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分量;
	      3 风险分量RC:LEMP造成建筑物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B.2.3 雷击建筑物附近S2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风险分量RM:LEMP引起建筑物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B.2.4 雷击与建筑物相连服务设施S3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1 风险分量RU:雷电流从入户线路流入产生的接触电压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分量;
	      2 风险分量RV:雷电流沿入户设施侵入建筑物,入口处入户设施与其他金属部件间产生危险火花而引发火灾或爆炸造成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
	      3 风险分量RW:入户线路上感应并传导进入建筑物内的过电压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B.2.5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S4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风险分量RZ:入户线路上感应并传导进入建筑物内的过电压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B.2.6 建筑物所考虑的各种损失相应的风险分量应符合表B.2.6的规定。
	表B.2.6  涉及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分量
	
	    注:1 仅指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及因内部系统故障立即危及性命的医院或其他建筑物。
	           2 仅指可能出现牲畜损失的建筑物。
	           3 各类损失相应的风险(R1~R4)由对应行的分量(RA~RZ)之和组成。例如,R2=RB+RC+RM+RV+RW+RZ。
	B.2.7 影响建筑物雷击损害风险分量的因子应符合表B.2.7的规定。表中,“★”表示有影响的因子。可根据影响风险分量的因子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雷击损害风险。
	表B.2.7  建筑物风险分量的影响因子
	
	    注:1 如果LPS的引下线间隔小于10m,或采取人员活动范围限制措施时,由于接触和跨步电压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2 仅对于减小物理损害的格栅形外部LPS。
	           3 等电位连接引起。
顶部
- 上一节:B.1 雷击致损原因、损害类型、损失类型
 - 下一节:B.3 风险管理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雷电防护分区
 -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 4 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 4.1 一般规定
 - 4.2 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 4.3 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 4.4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 5 防雷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 5.3 屏蔽及布线
 - 5.4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 5.5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6 防雷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接地装置
 - 6.3 接地线
 - 6.4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
 - 6.5 浪涌保护器
 - 6.6 线缆敷设
 - 7 检测与验收
 - 7.1 检测
 - 7.2 验收项目
 - 7.3 竣工验收
 - 8 维护与管理
 - 8.1 维护
 - 8.2 管理
 - 附录A 用于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的N和Nc的计算方法
 - A.1 建筑物及入户服务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的计算
 - A.2 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Nc的计算
 - 附录B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的雷击风险评估
 - B.1 雷击致损原因、损害类型、损失类型
 - B.2 雷击损害风险和风险分量
 - B.3 风险管理
 - B.4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方法
 - B.5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参数的计算
 - 附录C 雷电流参数
 - 附录D 雷击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 D.1 建筑物附近雷击的情况下防雷区内磁场强度的计算
 - D.2 当建筑物顶防直击雷装置接闪时防雷区内磁场强度的计算
 - 附录E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冲击试验波形和参数
 - 附录F 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