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3 建筑智能化系统
9.3.1 信号线缆的槽盒之间、槽盒与机柜(机架)之间、槽盒与槽盒盖之间、槽盒盖与槽盒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紧密。槽盒的端口应封闭。
9.3.2 非镀锌钢板制作的槽盒两端应设铜芯跨接线;镀锌钢板制作的槽盒、铝及不锈钢槽盒的连接板两端应设不少于2个连接螺栓,并应配防松螺母或防松垫圈。
9.3.3 金属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与接地设备之间的导线应采用金属软管保护。
9.3.4 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3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的有关规定。
9.3.5 在电缆槽盒和电缆托盘中的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分类别、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宜不大于1.5m。
9.3.6 明敷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电场强磁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
	9.3.7  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相邻安装的间距不宜小于0.5m。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采用埋地插座盒等强弱电同体设备时,其电磁兼容性指标应在设备监造或验收过程中得到确认,设备出厂试验报告、设备型式试验报告和设备现场验收的记录应归入工程竣工资料。
	 
9.3.1 本条规定目的是保护缆(线)和减少干扰。
	9.3.5  本条规定目的是减少缆间串扰。线缆在电缆槽盒和托盘中的布放方式应按安装规范的要求实施。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电磁环境规划
 - 3.1 一般规定
 - 3.2 电磁环境评价与限值
 - 4 供配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电网电能质量
 - 4.3 电气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 4.4 电气设备的谐波抗扰度
 - 4.5 供配电系统谐波及其防治
 - 4.6 供配电系统电压异常及其防治
 - 5 建筑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系统设计
 - 5.3 系统供电
 - 5.4 线路敷设
 - 6 防静电工程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民用建筑
 - 6.3 一般工业建筑
 - 7 电磁屏蔽工程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技术要求
 - 8 接地工程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 8.3 防静电及电磁屏蔽接地
 - 8.4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9 工程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供配电系统
 - 9.3 建筑智能化系统
 - 9.4 防静电工程
 - 9.5 电磁屏蔽工程
 - 9.6 高频电子系统接地
 - 10 工程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电磁环境检测
 - 10.3 电能质量检测
 - 10.4 电磁屏蔽效能检测
 - 10.5 防静电检测
 - 11 工程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验收条件及验收组织
 - 11.3 验收
 - 附录A 变压器K系数和降容系数D的计算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