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12 返修焊
7.12.1 焊缝金属和母材的缺欠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可采用砂轮打磨、碳弧气刨、铲凿或机械加工等方法彻底清除。对焊缝进行返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 返修前,应清洁修复区域的表面;
2 焊瘤、凸起或余高过大,应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清除过量的焊缝金属;
3 焊缝凹陷或弧坑、焊缝尺寸不足、咬边、未熔合、焊缝气孔或夹渣等应在完全清除缺陷后进行焊补;
4 焊缝或母材的裂纹应采用磁粉、渗透或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裂纹的范围及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mm长的完好焊缝或母材,修整表面或磨除气刨渗碳层后,应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裂纹是否彻底清除,再重新进行焊补;对于拘束度较大的焊接接头的裂纹用碳弧气刨清除前,宜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
5 焊接返修的预热温度应比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提高30%~50%,并应采用低氢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进行焊接;
6 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接。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厚板返修焊宜采用消氢处理;
7 焊接裂纹的返修,应由焊接技术人员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方案后进行;
8 同一部位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时,应重新制定返修方案,并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7.12.2  返修焊的焊缝应按原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测验收,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7.12.1、7.12.2  焊缝金属或部分母材的缺欠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局部修补或全部重焊。焊接或母材的缺陷修补前应分析缺陷的性质和种类及产生原因。如果不是因焊工操作或执行工艺参数不严格而造成的缺陷,应从工艺方面进行改进,编制新的工艺并经过焊接试验评定合格后进行修补,以确保返修成功。多次对同一部位进行返修,会造成母材的热影响区的热应变脆化,对结构的安全有不利影响。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1 焊接变形的控制
 - 下一节:7.13 焊件矫正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材料
 - 5 焊接连接构造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
 - 5.3 焊缝计算厚度
 - 5.4 组焊构件焊接节点
 - 5.5 防止板材产生层状撕裂的节点、选材和工艺措施
 - 5.6 构件制作与工地安装焊接构造设计
 - 5.7 承受动载与抗震的焊接构造设计
 - 6 焊接工艺评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焊接工艺评定替代规则
 - 6.3 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的规定
 - 6.4 试件和检验试样的制备
 - 6.5 试件和试样的试验与检验
 - 6.6 免予焊接工艺评定
 - 7 焊接工艺
 - 7.1 母材准备
 - 7.2 焊接材料要求
 - 7.3 焊接接头的装配要求
 - 7.4 定位焊
 - 7.5 焊接环境
 - 7.6 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
 - 7.7 焊后消氢热处理
 - 7.8 焊后消应力处理
 - 7.9 引弧板、引出板和衬垫
 - 7.10 焊接工艺技术要求
 - 7.11 焊接变形的控制
 - 7.12 返修焊
 - 7.13 焊件矫正
 - 7.14 焊缝清根
 - 7.15 临时焊缝
 - 7.16 引弧和熄弧
 - 7.17 电渣焊和气电立焊
 - 8 焊接检验
 - 8.1 一般规定
 - 8.2 承受静荷载结构焊接质量的检验
 - 8.3 需疲劳验算结构的焊缝质量检验
 - 9 焊接补强与加固
 - 附录A 钢结构焊接接头坡口形式、尺寸和标记方法
 - 附录B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
 - 附录C 箱形柱(梁)内隔板电渣焊缝焊透宽度的测量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