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保温隔热材料
4.2.1 坡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可采用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喷涂硬泡聚氨酯、岩棉、矿渣棉或玻璃棉等。不宜采用散状保温隔热材料。
4.2.2 保温隔热材料的品种和厚度应满足屋面系统传热系数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
4.2.3 保温隔热材料的表观密度不应大于250kg/m³。装配式轻型坡屋面宜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表观密度不宜大于70kg/m³。
4.2.4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的有关规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 10801.2的有关规定。
4.2.5 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的有关规定。
4.2.6 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4的有关规定。
4.2.7 绝热玻璃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GB/T 17795的有关规定。
4.2.8 岩棉、矿渣棉保温隔热材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GB/T 19686的规定。用于机械固定法施工时,应符合表4.2.8的有关规定。
	
4.2.1 坡屋面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种类很多,标准中仅列出了常用的板状保温隔热材料。由于是坡屋面,散状保温隔热材料会滑动,不能保证厚度的均匀性,故不宜采用。
保温隔热板材也可以选用酚醛泡沫板、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板(PLR)等。这些板材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阻燃性较好的保温隔热材料,目前国内已开始使用此类材料,但没有相关的产品标准。
4.2.2 保温隔热材料的种类、型号、规格繁多,但厚度都必须达到传热系数要求,传热系数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规定。
4.2.3 大跨度屋面都是轻型结构,为了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和满足荷载要求,保温隔热材料的表观密度不宜太高。
岩棉、矿渣棉表观密度较大,本规范规定为不应大于250kg/m³。
对于装配式轻型坡屋面和平改坡屋面,采用内保温时,保温隔热材料不受压,可以采用较低的密度,以降低屋面的荷载。
4.2.4~4.2.8 保温隔热材料的规格和物理性能应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标准被修订时,应按最新标准执行。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材料
 - 3.2 设计
 - 3.3 施工
 - 4 坡屋面工程材料
 - 4.1 防水垫层
 - 4.2 保温隔热材料
 - 4.3 沥青瓦
 - 4.4 块瓦
 - 4.5 波形瓦
 - 4.6 金属板
 - 4.7 防水卷材
 - 4.8 装配式轻型坡屋面材料
 - 4.9 泛水材料
 - 4.10 机械固定件
 - 4.11 顺水条和挂瓦条
 - 4.12 其他材料
 - 5 防水垫层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计要点
 - 5.3 细部构造
 - 5.4 施工要点
 - 5.5 工程验收
 - 6 沥青瓦屋面
 - 6.1 一般规定
 - 6.2 设计要点
 - 6.3 细部构造
 - 6.4 施工要点
 - 6.5 工程验收
 - 7 块瓦屋面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计要点
 - 7.3 细部构造
 - 7.4 施工要点
 - 7.5 工程验收
 - 8 波形瓦屋面
 - 8.1 一般规定
 - 8.2 设计要点
 - 8.3 细部构造
 - 8.4 施工要点
 - 8.5 工程验收
 - 9 金属板屋面
 - 9.1 一般规定
 - 9.2 设计要点
 - 9.3 细部构造
 - 9.4 施工要点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要点
 - 10.3 细部构造
 - 9.5 工程验收
 - 10 防水卷材屋面
 - 10.4 施工要点
 - 10.5 工程验收
 - 11 装配式轻型坡屋面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设计要点
 - 11.3 细部构造
 - 11.4 施工要点
 - 11.5 工程验收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