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3 暖通
11.3.1 充换电设施系统各区域室内温度设计参数宜符合表11.3.1的规定。
	
    注:电池更换站的监控室夏季室内温度宜为 26℃~28℃,相对湿度不宜高于70%。
11.3.2 监控室温度变化不宜超过±5℃/h;相对湿度宜为45%~75%,且在任何情况下应无凝露产生。
11.3.3 充电终端区域、充电主机系统的主机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0℃,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不宜大于15℃。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11.3.4 当通风无法满足设备工作环境要求时,宜设置空调系统。
11.3.5 电池更换站的充电间、电池检测与维护室宜设专用空调机,室内温度应满足电池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1.3.6 变压器室、配电室、控制室等应根据设备要求和环境要求设置必要的供暖和进排风装置,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有关规定。
    
      

11.3.2 监控室温度变化不宜超过±5℃/h;相对湿度宜为45%~75%,且在任何情况下应无凝露产生。
11.3.3 充电终端区域、充电主机系统的主机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0℃,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不宜大于15℃。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11.3.4 当通风无法满足设备工作环境要求时,宜设置空调系统。
11.3.5 电池更换站的充电间、电池检测与维护室宜设专用空调机,室内温度应满足电池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1.3.6 变压器室、配电室、控制室等应根据设备要求和环境要求设置必要的供暖和进排风装置,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11.3.1 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GB/T 51077,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编制而成。
1.3.2~11.3.5条,当设置空调系统时,要防止空调系统漏水、冷凝水对电气系统的不利影响。
电池最佳充放电温度为25℃左右,所以电池更换站的充电区域、维护检测与维护区域建议装设空调器。
1.3.2~11.3.5条,当设置空调系统时,要防止空调系统漏水、冷凝水对电气系统的不利影响。
电池最佳充放电温度为25℃左右,所以电池更换站的充电区域、维护检测与维护区域建议装设空调器。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与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规划选址
 - 4.1 规划
 - 4.2 选址
 - 5 充换电设施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施选择
 - 5.3 设施布置
 - 5.4 设备安装
 - 6 供配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负荷分级与计算
 - 6.3 供电电源
 - 6.4 配电系统
 - 6.5 电能质量
 - 7 监控系统与计量计费系统
 - 7.1 监测与控制
 - 7.2 计量计费
 - 8 消防
 - 8.1 一般规定
 - 8.2 充换电设施防火
 - 8.3 电池更换站充电间防火
 - 9 防雷与接地
 - 9.1 防雷
 - 9.2 接地
 - 10 节能与环保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节能
 - 10.3 环保
 - 11 土建与配套设施
 - 11.1 建筑
 - 11.2 结构
 - 11.3 暖通
 - 11.4 给排水
 - 11.5 照明
 - 附录A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常用图形符号
 - 附录B 需要系数
 - 附录C 充电设备的布置
 - 附录D 交流充电桩与非车载充电机的配置比例
 - 附录E 监控系统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注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