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9.2 接地
9.2.1 低压系统宜采用TN-S、TN-C-S接地型式,室外也可采用TT接地型式。当采用光伏充电时,可采用IT接地型式,并宜设置绝缘监测器IMD。
9.2.2 充换电设施的功能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户内安装的充电设备应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接地;靠近建筑物户外安装的充电设施宜与就近的建筑共用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较远的室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宜单独接地。共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取建筑物各系统接地电阻的最小值。
9.2.3 室外的电动汽车充电车位应设辅助等电位联结,并应接地。
9.2.4 预装式换电站的金属构架、电池存放架、金属外壳等应可靠连接并接地。
    
      
9.2.2 充换电设施的功能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户内安装的充电设备应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接地;靠近建筑物户外安装的充电设施宜与就近的建筑共用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较远的室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宜单独接地。共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取建筑物各系统接地电阻的最小值。
9.2.3 室外的电动汽车充电车位应设辅助等电位联结,并应接地。
9.2.4 预装式换电站的金属构架、电池存放架、金属外壳等应可靠连接并接地。
条文说明
    9.2.1 当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时,建议采用TN-S接地型式;当充电设备离建筑物较远时可采用TNC-S或TT接地型式。
9.2.2 本条中的距离建筑物“较远”和“较近”可根据建筑物外轮廓或其地下室外墙20m为判据,超过20m为“较远”,否则为“较近”。
9.2.3 本条根据在编的全文强制性规范《建筑电气及智能化通用规范》编制而成。具体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与安装》18D705-2。
9.2.2 本条中的距离建筑物“较远”和“较近”可根据建筑物外轮廓或其地下室外墙20m为判据,超过20m为“较远”,否则为“较近”。
9.2.3 本条根据在编的全文强制性规范《建筑电气及智能化通用规范》编制而成。具体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计与安装》18D705-2。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与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规划选址
 - 4.1 规划
 - 4.2 选址
 - 5 充换电设施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施选择
 - 5.3 设施布置
 - 5.4 设备安装
 - 6 供配电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负荷分级与计算
 - 6.3 供电电源
 - 6.4 配电系统
 - 6.5 电能质量
 - 7 监控系统与计量计费系统
 - 7.1 监测与控制
 - 7.2 计量计费
 - 8 消防
 - 8.1 一般规定
 - 8.2 充换电设施防火
 - 8.3 电池更换站充电间防火
 - 9 防雷与接地
 - 9.1 防雷
 - 9.2 接地
 - 10 节能与环保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节能
 - 10.3 环保
 - 11 土建与配套设施
 - 11.1 建筑
 - 11.2 结构
 - 11.3 暖通
 - 11.4 给排水
 - 11.5 照明
 - 附录A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常用图形符号
 - 附录B 需要系数
 - 附录C 充电设备的布置
 - 附录D 交流充电桩与非车载充电机的配置比例
 - 附录E 监控系统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注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