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6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外消防栓
	6.6.1 室外消防给水管应采用球墨铸铁或热镀锌给水管。
	6.6.2 室外消防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文物建筑群中最大单体建筑体积不超过3000m°时,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可布置成枝状。
	6.6.3 室外消火栓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1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2个。
	6.6.4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室外地下消火栓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个,直接用于扑救室外火灾而非用于消防车取水的消火栓,可选用两个DN65的栓口。
	6.6.5 室外消防管道的供水压力,应使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室外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其保护区域内的最不利点处。
	6.6.6 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

		6.6.7 文物建筑庭院内的室外消火栓应为地下式,置于建筑物两侧道路或便于观察到的地方,并采取相应防冻措施。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宜采用管沟敷设,应避免对文物建筑地下基址的扰动破坏。
	
		6.6.8 室外消火栓距文物建筑的排檐垂直投影边线距离宜大于建筑物的檐高尺寸,且不应小于5m。重檐建筑,应按头层檐高计算。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6.5 消防水池与消防泵房
 - 下一节:6.7 室内消火栓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基本原则
 - 5 管线(设备)
 - 5.1 一般规定
 - 5.2 安装施工中管线(设备)设置
 - 5.3 室内暗配管线的敷设
 - 5.4 室内明配管线(设备)的设置
 - 5.5 电缆沿梁、屋檐、墙、柱的敷设
 - 5.6 塑料护套线的敷设
 - 6 消防给水系统
 - 6.1 消防给水系统
 - 6.2 消防水池
 - 6.3 文物建筑的消防用水量
 - 6.4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 6.5 消防水池与消防泵房
 - 6.6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外消防栓
 - 6.7 室内消火栓
 - 6.8 消防炮、消防水幕
 - 7 自动灭火系统
 - 7.1 自动灭火系统
 - 7.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细水雾灭火系统
 - 7.3 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
 - 7.4 气体灭火系统
 - 7.5 探火管式灭火装置
 - 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 8.2 系统设计
 - 9 消防电源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9.1 消防电源
 - 9.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 10 灭火器设置
 - 10.1 灭火器的选择
 - 10.2 灭火器的配置
 - 1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 附录A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等级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