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4 容量计算
	3.4.1 公园设计应确定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规模、数量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3.4.2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C——公园游人容量(人);
	         A1——公园陆地面积(㎡);
	         Am1——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人);
	         C1——公园开展水上活动的水域游人容量(人)。
	3.4.3 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3.4.3规定的数值。
	表3.4.3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人)
	
	   注: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的上下限取值应根据公园区位、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确定。
	3.4.4 公园有开展游憩活动的水域时,水域游人容量宜按150㎡/人~250㎡/人进行计算。
条文说明
    3.4.1 公园设计应确定游人容量,作为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重要依据,更好地满足游人游览需要。同时游人容量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数量的参考数据,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的损坏等事故。
3.4.2、3.4.3 游人容量估算法是根据公园陆地总面积和开展水域空间游览总面积估算游人容量。
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是在《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的数据基础上,经过调研,按照游览旺季周末高峰时在园游览所需面积确定的。编制组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苏州、杭州、武汉、郑州、广州、深圳、昆明、乌鲁木齐等13个城市的170个公园进行了游人量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公园游人容量的数值受公园区位、公园类型、建设水平及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在一定区间范围内。
公园的游人量随季节、假日与平时、一天中的时间变化出现波动变化。公园游人容量的确定以游览旺季周末高峰时的在园游览人数为标准,从而保证公园设施的配比能够匹配游人的需求。如用节日的游人量,数值会偏高,由此测算的配套设施偏多,容易造成浪费,用游览淡季或平日的游人量又会使标准太低,造成公园内过分拥挤。
3.4.4 在公园水面开展游船活动,其游船的体量、数量、时速都影响水域的游人容量。公园内常见大型游船长约30m,载客(50~60)人左右,游船间距按120m算;小型游船长约5m,载客(4~5)人,游船间距按30m算。水域的适宜游人容量为150㎡/A~250㎡/A。
3.4.2、3.4.3 游人容量估算法是根据公园陆地总面积和开展水域空间游览总面积估算游人容量。
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是在《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的数据基础上,经过调研,按照游览旺季周末高峰时在园游览所需面积确定的。编制组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苏州、杭州、武汉、郑州、广州、深圳、昆明、乌鲁木齐等13个城市的170个公园进行了游人量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公园游人容量的数值受公园区位、公园类型、建设水平及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在一定区间范围内。
公园的游人量随季节、假日与平时、一天中的时间变化出现波动变化。公园游人容量的确定以游览旺季周末高峰时的在园游览人数为标准,从而保证公园设施的配比能够匹配游人的需求。如用节日的游人量,数值会偏高,由此测算的配套设施偏多,容易造成浪费,用游览淡季或平日的游人量又会使标准太低,造成公园内过分拥挤。
3.4.4 在公园水面开展游船活动,其游船的体量、数量、时速都影响水域的游人容量。公园内常见大型游船长约30m,载客(50~60)人左右,游船间距按120m算;小型游船长约5m,载客(4~5)人,游船间距按30m算。水域的适宜游人容量为150㎡/A~250㎡/A。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公园的内容
 - 3.3 用地比例
 - 3.4 容量计算
 - 3.5 设施的设置
 - 4 总体设计
 - 4.1 现状处理
 - 4.2 总体布局
 - 4.3 竖向控制
 - 5 地形设计
 - 5.1 高程和坡度设计
 - 5.2 土方工程
 - 5.3 水体外缘
 - 6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 6.1 园路
 - 6.2 铺装场地
 - 6.3 园桥
 - 7 种植设计
 - 7.1 植物配置
 - 7.2 苗木控制
 - 8 建筑物、构筑物设计
 - 8.1 建筑物
 - 8.2 护栏
 - 8.3 驳岸
 - 8.4 山石
 - 8.5 挡土墙
 - 8.6 游戏健身设施
 - 9 给水排水设计
 - 9.1 给水
 - 9.2 排水
 - 10 电气设计
 - 10.1 供配电系统
 - 10.2 照明设计
 - 10.3 安全防护与接地
 - 10.4 设备安装及线路敷设
 - 10.5 智能化系统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