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5.6.1 当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以底层平面面积计算)时,可设置穿过软土层进入相对较好土层的疏布摩擦型桩,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荷载。该种减沉符合疏桩基础,可按下列公式确定承台面积和桩数:
	
5.6.2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点沉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6.2 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的分层示意图
	5.6.1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择φ200~φ400(或200mm×200mm~300mm×300mm),桩应穿越上部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距sa>(5~6)d,以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型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筏式承台,多用于承载力小于荷载要求和建筑物对差异沉降控制较严或带有地下室的情况;另一种是条形承台,但承台面积系数(承台与首层面积相比)较大,多用于无地下室的多层住宅。
	    桩数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尚应经沉降计算最终确定。
	5.6.2 本条说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对于复合疏桩基础而言,与常规桩基相比其沉降性状有两个特点。一是桩的沉降发生塑性刺入的可能性大,在受荷变形过程中桩、土分担荷载比随土体固结而使其在一定范围变动,随固结变形逐渐完成而趋于稳定。二是桩间土体的压缩固结受承台压力作用为主,受桩、土相互作用影响居次。由于承台底面桩、土的沉降是相等的,桩基的沉降既可通过计算桩的沉降,也可通过计算桩间土沉降实现。桩的沉降包含桩端平面以下土的压缩和塑性刺入(忽略桩的弹性压缩),同时应考虑承台土反力对桩沉降的影响。桩间土的沉降包含承台底土的压缩和桩对土的影响。为了回避桩端塑性刺入这一难以计算的问题,本规范采取计算桩间土沉降的方法。
	
	
	
	表13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5 桩基沉降计算
 - 下一节:5.7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设计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基本资料
 - 3.3 桩的选型与布置
 - 3.4 特殊条件下的桩基
 - 3.5 耐久性规定
 - 4 桩基构造
 - 4.1 桩基构造
 - 4.2 承台构造
 - 5 桩基计算
 -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 5.4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 5.5 桩基沉降计算
 - 5.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 5.7 桩基水平承载力与位移计算
 - 5.8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 5.9 承台计算
 - 6 灌注桩施工
 - 6.1 施工准备
 - 6.2 一般规定
 - 6.3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 6.4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 6.5 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
 - 6.6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 6.7 灌注桩后注浆
 - 7 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
 - 7.1 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 7.2 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 7.3 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 7.4 锤击沉桩
 - 7.5 静压沉桩
 - 7.6 钢桩(钢管桩、H型桩及其他异型钢桩)施工
 - 8 承台施工
 - 8.1 基坑开挖和回填
 - 8.2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 9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2 施工前检验
 - 9.3 施工检验
 - 9.4 施工后检验
 - 9.5 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
 - 附录A 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 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基本参数
 - 附录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
 - 附录D 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的附加应力系数α 、平均附加应力...
 - 附录E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ψe计算参数
 - 附录F 考虑柱径影响的Mindlin(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 附录G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砌体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
 - 附录H 锤击沉桩锤重的选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勘误表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