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5 节能评估报告
	4.5.1 供热系统节能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现有供热系统概述;
	    2 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水平指标的评估及结论;
	    3 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分析;
	    4 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
	    5 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 预期节能改造效果。
	4.5.2 现有供热系统概述应根据收集、查阅的有关技术资料及到现场查勘的情况编写。
	4.5.3 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水平的评估应根据本规范第3章检测所获得的数据,按本规范第4.2~4.4节的规定进行定性评估。
	4.5.4 对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水平的不合格指标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应提出造成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4.5.5 现有供热系统总体评价应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应拟定节能改造的项目。
	4.5.6 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可行性分析应按拟定的节能改造的项目,根据现有供热系统的实际情况、节能改造的投资及节能收益等因素,逐一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出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
	    2 对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应提出节能改造建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节能改造建议应明确改造的主要内容、参数控制指标、节能潜力分析;
	        2) 各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顺序,验收合格要求等。
	4.5.7 预期节能改造效果应计算节能率及投资回收期。
4.5.2 第3章的第3.2.1、3.2.2、3.3.1、3.3.2、3.4.1、3.4.2、3.5.1、3.5.2、3.6.1、3.6.2条对收集、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到现场查勘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作为编写供热系统概述的依据。
4.5.4 节能改造工作能否做到事半功倍,关键是诊断出造成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从而在节能改造方案制定时做到对症下药。
4.5.6 “节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议”是供热系统节能评估完成后,对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也是节能改造是否实施,如何实施的决策依据,应综合节能需求、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做到科学、详细、可实施。
4.5.7 预期节能改造效果是节能改造工作的最终目标,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4.4 主要参数控制
 - 下一节:5 节能改造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节能查勘
 - 3.1 一般规定
 - 3.2 热电厂首站
 - 3.3 区域锅炉房
 - 3.4 热力站
 - 3.5 供热管网
 - 3.6 建筑物供暖
 - 4 节能评估
 - 4.2 主要能耗
 - 4.1 一般规定
 - 4.3 主要设备能效
 - 4.4 主要参数控制
 - 4.5 节能评估报告
 - 5 节能改造
 - 5.1 一般规定
 - 5.2 热电厂首站
 - 5.3 区域锅炉房
 - 5.4 热力站
 - 5.5 供热管网
 - 5.6 建筑物供暖系统
 - 6 施工及验收
 - 6.1 一般规定
 - 6.2 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
 - 6.3 烟气冷凝回收装置安装调试
 - 6.4 水力平衡装置安装调试
 - 6.5 热计量装置安装调试
 - 6.6 竣工验收
 - 7 节能改造效果评价
 - 附录A 供热集中监控系统
 - A.1 系统结构及控制参数
 - A.2 系统功能
 - A.3 硬件设备配置
 - A.4 供热系统自动化仪表工程安装
 - 附录B 锅炉房集中监控系统
 - B.1 系统结构及功能
 - B.2 硬件设备配置
 - 附录C 气候补偿系统
 - 附录D 烟气冷凝回收装置
 - 附录E 分时分区控制系统
 - 附录F 管网水力平衡优化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