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6 质量检查
	4.6.1 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表面应平整;胶合板模板的胶合层不应脱胶翘角;支架杆件应平直,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连接件应无严重变形和锈蚀,并不应有裂纹;
	    2 模板的规格和尺寸,支架杆件的直径和壁厚,及连接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现场组装的模板,其组成部分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必要时,应对模板、支架杆件和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抽样检查;
	    5 应在进场时和周转使用前全数检查外观质量。
	4.6.2 模板安装后应检查尺寸偏差。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应检查其数量和尺寸。
	4.6.3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模板支架时,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
	    2 应检查支架顶部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数量,采用双扣件构造设置的抗滑移扣件,其上下应顶紧,间隙不应大于2mm。
	    3 支架顶部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支架每步双向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得缺失。
	4.6.4 采用碗扣式、盘扣式或盘销式钢管架作模板支架时,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m;
	    2 水平杆杆端与立杆连接的碗扣、插接和盘销的连接状况,不应松脱;
	    3 按规定设置的竖向和水平斜撑。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施工管理
 - 3.2 施工技术
 - 3.3 施工质量与安全
 - 4 模板工程
 - 4.1 一般规定
 - 4.2 材料
 - 4.3 设计
 - 4.4 制作与安装
 - 4.5 拆除与维护
 - 4.6 质量检查
 - 5 钢筋工程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
 - 5.3 钢筋加工
 - 5.4 钢筋连接与安装
 - 5.5 质量检查
 - 6 预应力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制作与安装
 - 6.4 张拉与放张
 - 6.5 灌浆及封锚
 - 6.6 质量检查
 - 7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材料
 - 7.3 混凝土配合比
 - 7.4 混凝土搅拌
 - 7.5 混凝土运输
 - 7.6 质量检查
 - 8 现浇结构工程
 - 8.1 一般规定
 - 8.2 混凝土输送
 - 8.3 混凝土浇筑
 - 8.4 混凝土振捣
 - 8.5 混凝土养护
 - 8.6 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
 - 8.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 8.8 质量检查
 - 8.9 混凝土缺陷修整
 - 9 装配式结构工程
 - 9.1 一般规定
 - 9.2 施工验算
 - 9.3 构件制作
 - 9.4 运输与堆放
 - 9.5 安装与连接
 - 9.6 质量检查
 - 10 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冬期施工
 - 10.3 高温施工
 - 10.4 雨期施工
 - 11 环境保护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环境因素控制
 - 附录A 作用在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标准值
 - 附录B 常用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 附录C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 附录D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计算和量测方法
 - 附录E 张拉阶段摩擦预应力损失测试方法
 - 附录F 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