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G 收缩试验
	G.0.1 收缩试验可用于测定黏性土样的线收缩率、收缩系数等指标。
	G.0.2 收缩试验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收缩试验装置(图G.0.2)的测板直径应为10mm,多孔垫板直径应为70mm,板上小孔面积应占整个面积的50%以上;
	
	图G.0.2 收缩试验装置示意图
	1—百分表;2—测板;3—土样;4—多孔垫板;5—垫块
	2 环刀面积应为3000mm2,高应为20mm;
	3 推土器直径应为60mm,推进量应为21mm;
	4 天平最大称量应为200g,最小分度值应为0.01g;
	5 百分表最大量程应为5mm~10mm,最小分度值应为0.01mm。
	G.0.3 收缩试验的方法与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用内壁涂有薄层润滑油的环刀切取试样,用推土器从环刀内推出试样(若试样较松散应采用风干脱环法),立即把试样放入收缩装置,使测板位于试样上表面中心处(图G.0.2);称取试样重量,准确至0.01g;调整百分表,记下初读数。在室温下自然风干,室温超过30℃时,宜在恒温(20℃)条件下进行;
	2 试验初期,应根据试样的初始含水量及收缩速度,每隔1h~4h测记一次读数,先读百分表读数,后称试样的重量;称量后,应将百分表调回至称重前的读数处。因故停止试验时,应采取措施保湿;
	3 两日后,应根据试样收缩速度,每隔6h~24h测读一次,直至百分表读数小于0.01mm;
	4 试验结束,应取下试样,称量,在105℃~110℃下烘至恒重,称干土重量。
	G.0.4 收缩试验资料整理及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样含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与 
 对应的试样含水量(%);
	
——某次称得的试样重量(g);
	
 ——试样烘干后的重量(g)。
	2 竖向线缩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与 
 对应的竖向线缩率(%);
	
——某次百分表读数(mm);
	
——百分表初始读数(mm);
	
 ——试样原始高度(mm)。
	3 应以含水量为横坐标、竖向线缩率为纵坐标,绘制收缩曲线图(图G.0.4);应根据收缩曲线确定下列各指标值:
	
	图G.0.4 收缩曲线示意
	1)竖向线缩率,按式(G.0.4-2)计算;
	2)收缩系数,按本规范式(4.2.4)计算。
	其中:
	4 收缩曲线的直线收缩段不应少于三个试验点数据,不符合要求时,应在试验资料中注明该试验曲线无明显直线段。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勘察
 - 4.1 一般规定
 - 4.2 工程特性指标
 - 4.3 场地与地基评价
 - 5 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计算
 - 5.3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 5.4 坡地和挡土结构
 - 5.5 建筑措施
 - 5.6 结构措施
 - 5.7 地基基础措施
 - 5.8 管道
 - 6 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基和基础施工
 - 6.3 建筑物施工
 - 7 维护管理
 - 7.1 一般规定
 - 7.2 维护和检修
 - 7.3 损坏建筑物的治理
 - 附录A 膨胀土自由膨胀率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关系
 - 附录B 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
 - 附录C 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
 - 附录D 自由膨胀率试验
 - 附录E 50kPa压力下的膨胀率试验
 - 附录F 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及膨胀力试验
 - 附录G 收缩试验
 - 附录H 中国部分地区的蒸发力及降水量表
 - 附录J 使用要求严格的地面构造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