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附录B 滚球法
	B.0.1 按照滚球法,单支避雷针(按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图B.0.1-1),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图B.0.1-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h≤hr)
	
	
	    式中 h——避雷针高度(m);
	        hx——被保护物高度(m);
	        rx——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ro——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hr——滚球半径(m)。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对于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分别确定为30m、45m、60m。对一般施工现场,在年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或在年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高耸建构筑物和高大建筑机械,可参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 当避雷针高度(h)大于滚球半径(hr)时(图B.0.1-2),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图B.0.1-2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h>hr)
	
	
	B.0.2 按照滚球法,单根避雷线(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当避雷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倍滚球半径时,无保护范围;当避雷线的高度小于2倍滚球半径时(图B.0.2),滚球半径的2圆弧线(柱面)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即是保护范围。
	
	图B.0.2 单根架空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当hr<h<2hr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o可按下式计算:
	
当h≤hr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即为h:
	
避雷线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宽度bx可按下式计算:
	
	    避雷线两端的保护范围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多支避雷针和多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规定执行。
顶部
- 上一节:附录A 全国年平均雷暴指数
 - 下一节:附录C 电动机负荷线和电器选配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临时用电管理
 - 3.1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 3.2 电工及用电人员
 - 3.3 安全技术档案
 - 4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 4.1 外电线路防护
 - 4.2 电气设备防护
 - 5 接地与防雷
 - 5.1 一般规定
 - 5.2 保护接零
 - 5.3 接地与接地电阻
 - 5.4 防雷
 - 6 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 6.1 配电室
 - 6.2 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
 - 7 配电线路
 - 7.1 架空线路
 - 7.2 电缆线路
 - 7.3 室内配线
 - 8 配电箱及开关箱
 - 8.1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
 - 8.2 电器装置的选择
 - 8.3 使用与维护
 - 9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 9.1 一般规定
 - 9.2 起重机械
 - 9.3 桩工机械
 - 9.4 夯土机械
 - 9.5 焊接机械
 - 9.6 手持式电动工具
 - 9.7 其他电动建筑机械
 - 10 照明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照明供电
 - 10.3 照明装置
 - 附录A 全国年平均雷暴指数
 - 附录B 滚球法
 - 附录C 电动机负荷线和电器选配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